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

『從復建居屋看年輕人投資之道 涂國彬

近日關於樓市的評論每天都有,令人好奇的是,連商界中人,包括銀行大班和地產商等,也有支持復建居屋之議,實在值得深思。本來地產市場自行調節已可以,政府不應干預,以免愈幫愈忙。既然要考慮照顧基層市民居住需要,興建公屋無可厚非,但居屋卻是補貼買樓,有投資性質在內,並非純粹居住需要,而且明顯影響市場供求,故停建是合理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以上這些,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仍有社會精英階層出言支持復建居屋,內裏必有文章。其中有人提及,年輕人按目前收入幾乎不可能買樓,似乎正是重點所在。

原因不難明白,年輕人若無向上流動的希望,則整體社會難以持續發展,屆時社會只會更加陷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困局,氣氛轉差,增長減慢,即使對最上層亦非好事。故此,若有方法可略減爭拗,便是划算之至。

其實,隨着經濟成熟,增長減慢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把經濟增長的成果看作餅,以前大家不介意少分一份,因為知道餅愈來愈大。可是,現在明知餅的增長愈來愈慢,希望在比例上多分一些,倒也是人之常情。商界的回應,多少是希望少分一點,保持餅的增長而已。

說起來,增長減慢的壓力,不但反映在樓市問題上,也正好是年輕人問題的一大癥結。有些人因為早知在起跑線上已輸掉,甚至產生放棄態度,這樣一來,社會的人力資本豈能累積?另有部分不甘心的,但又明知現制度下難有勝算,故選擇多參與改變現狀,問題是,這比按本子辦事更難有所成。

剩下來是絕大部分安於現有崗位,乖乖接受目前的遊戲規則玩下去的。不容易,但生存就是如此。對於這些人來說,事後孔明看,前輩只管努力,便可享時代之便,有水漲船高之利,但今天競爭來自世界各地,先進之邦成熟經濟而無特別優勢者,絕大多數人的工資增長只會更慢,時下年輕人花錢如流水是一回事,即使想儲錢,工資增幅遠追不上通脹或樓價升幅,始終只能望門興嘆。不少人只好接受不進則退的事實,要突破現有框框在職場上屢創奇蹟的,萬中無一。

沒風險就是絕對風險

推論至此,看似沒有出路,但其實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答案就在此。依靠工資增長或職位跳升可以帶來的財富增長,從一個角度看最沒風險,但其實沒有風險就是最大風險,因為這種風險是絕對的,潛在增長肯定偏低。辦法不是沒有,存乎一心。首期難儲,月供股票總可以吧?由今天起,善用別人的時間和能力,參與股市投資,把自己當作小股東而不是炒家或投機者,慎選善意而經營有道者,由此創造財富的速度,通常遠高於工資增長,這亦是水漲船高之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