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蘇偉文: 認識普通債券(二)
由於債券在意義層面上是投資者將金錢借貸給發債機構,所以發債機構的信用評級(credit rating)對投資者是極為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打個比喻,如別人過往有欠債不還的紀錄,或瀕臨破產邊緣,那人的信貸評級便會很差,發生本金和利息收不到的機會率較一般人為高,如果你借錢給那人,風險會大增,收不到利息之餘,還可能取不回所有本金。
投資者可根據發債機構的財務狀況作出分析,然後決定是否購入債券。此外,投資者可以參考國際評級機構對個別債券之信貸評級,當中以穆迪投資(Moody) 及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最為常用。個別債券的信貸評級越高,反映其風險程度越低,而息率亦相應較低。穆迪投資及標準普爾這兩間國際評級機構都是以Aaa/AAA為最高評級,而次級為Aa1/AA+至Aa3/AA-、A1/A+ 至A3/A-、更次級為BBB至B、CCC至C等。
概括來說,若債券的評級為 Aaa / AAA 至Baa / BBB,這些債券可被稱為「投資級債券」;若債券被評為Ba/BB或以下,這些債券可被稱為「非投資級債券」或「垃圾債券」(Junk Bonds)。這些垃圾債券代表發債公司的還款能力不高,風險較投資級別的債券為大,所以發債公司需要以較高的息率吸引投資者。非投資級別的債券的例子是巨災債券(catastrophe bond),它是由保險公司或再保險公司設計,用來籌集投資者的資本,以保障巨災損害而發行的衍生性債券的投資工具。這種債券是為保障特定的事件或在特定地區因某種災害所可能導致的巨大金額的損失或賠款。如果災害發生,風險將由投資者承擔,如果沒有災害,投資者便可以收回全部本金和利息。
債券和其他投資工具一樣,回報率與風險成正比,即風險越高,回報越高,相反亦然。
因此,投資者在衡量債券投資風險時,可參考這些國際評級機構對個別債券的信貸評級,不過,千萬不要單憑這些信貸評級的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投資者一定要加入自己分析才行。
蘇偉文:認識普通債券(一)
自從雷曼兄弟的迷你債券事件後,大眾已經認識迷你債券並不是債券,而是結構性的高風險投資產品。那麼,普通債券的特質是甚麼呢?
普通債券是由政府、企業或其他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是政府、企業或其他機構籌集資 金的一種方法。當投資者購買債券,這代表投資者將金錢(即貸款)借給債券發行者,而發行者則承諾於債券到期日以指定價格把債券贖回,並按時支付指定的利息 給投資者。
因此,投資普通債券可循兩個途徑得到回報,第一是在債券到期日前,發行商給予投資者的穩定的利息回報,而第二是投資者因債券價格上升而獲得金錢回報。一般而言,在大致相若的投資期內,債券的回報率通常會較定期存款為高。由於債券通常是政府和大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的,可視為屬於較穩健的投資工具。
此外,有些銀行可以回購該些經銀行出售的債券,一般而言,該些銀行會按市場的價格進行回購。雖然債券的即市價格或與實質價值有差距,但銀行提供回購債券能給予投資者彈性。假若投資者檢討完其財務狀況後,覺得不需要或不適合再持有債券作投資,投資者便可在債券到期日前把債券在二手市場出售,或回售給銀行。
現時,市場上的債券可按不同性質劃分,例如(一)以發行機構分類,債券可分為企業債券、政府債券及半政府債券;(二)以票面息率分類,債券可分為定息債券、浮息債券及零息債券;(三)以債券質素分類,債券可分為投資級別債券及非投資級別債券(即垃圾債券)。
債券的投資年期不短,通常是五至十年,更長的年期可達三十年,所以債券一般被視為長線投資。債券的起始投資金額一般較高,而每個買賣單位通常為5,000 元美金或以上。不少基金經理的基金組合中,都會持有債券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用作平衡投資風險。雖然讀者可能沒有直接投資債券的經驗,但相信不少人士的強積金戶口內都有債券的部分。
宋鴻兵: 防止美國轉嫁危機
曾擔任美國房利美和房地美高級諮詢顧問、也是《貨幣戰爭》一書作者的宋鴻兵則直接把警告給了中國。宋鴻兵說,在他看來,美國的監管層如美聯儲完全清楚問題的嚴重性,他們肯定能預計到一場巨大的金融海嘯已不可避免,但是卻沒有發出任何警告,而中國一定要避免危機的轉嫁。
宋鴻兵認為,現在很多聲音都在吹捧中國,說中國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受的影響最小,沒有遭受什麼損失。他的感覺則是,“中國現在已經被描述成很肥很富,大家都想向中國借錢渡過難關,借還是不借?不借,感覺好像中國不夠義氣,不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借了?中國內部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怎麼能用中國百姓的錢為別國買單?”
而記者發現索羅斯已經“放風”稱:“美國以及歐洲部分國家未來將存在國有銀行並背負巨額債務,而中國則是金融危機最大的贏家,將成為下一個全球金融帝國。”
盡快把外匯轉化為股權資產
著名經濟學家華生認為,對於美國來說危機遲早會過去,中國政府應該藉這個機會對外匯結構進行調整,他建議中國把外匯資產逐漸轉為股權資產。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教授也認為,美國這次交了這麼高的學費,中國應該藉機吸取經驗教訓,一是要注重投資風險的分散,二是他認為國際貨幣體制將會發生變化,中國應該積極參與其中,成為重新制訂遊戲規則的一分子。
等到知更鳥報春就晚了
對於現在究竟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李稻葵教授只給大家念了一段10月17日登在《紐約時報》上的巴菲特的文章:“無論美國還是世界其他地方,金融市場都是一片混亂。但我一直在購買股票。我奉行一條簡單的信條: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當前的形勢是——恐懼正在蔓延,甚至嚇住了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今天,擁有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人可能感覺良好,但他們可能過於樂觀了,因為他們選擇了一項可怕的長期資產,沒有任何回報且肯定會貶值。其實,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很可能導致通貨膨脹,並加速現金貶值。未來10年,證券的投資回報率肯定要高於現金,也許會高出很多。我無法預計股市的短期波動,對於股票在1個月或1年內的漲跌我不敢妄言。但有一種可能,即在市場恢復信心或經濟復甦前,股市會上漲,而且可能是大漲。因此,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鳥報春,那春天就快結束了。
小心! 兩房成為美國政府黑洞
兩房成為美國政府黑洞
房利美短期內須減值最少200億美元,令公司賬面值減半;減值後如須維持借出嘅款項,政府必須再注資。擔心兩房已成為美國政 府兩個深不見底嘅黑洞!為確保 兩房佔12萬億美元嘅住宅貸款擔保唔使及早收回,差唔多每年美國政府都必須注資、注資再注資。最近政府已急急注資1000億元入兩房,以應付燃眉之急。從 上述睇,次按危機不但未解決反而在惡化。你說怎麼辦?!
還記得宋鴻兵這個人嗎? 或者在這兒講下呢個人ge小小背景:
宋鴻兵: 20世紀90年代初赴美留學,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學,獲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碩士學位。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國媒體遊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信息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曾擔任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高級諮詢顧問,主要從事房地產貸款自動審核系統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的稅務計算分析,MBS(資產抵押債券)的風險評估等方面的工作。
佢講到:你一定要站在美國政府的立場上考慮這個問題,怎麼決策才是政府利益的最大化是美國政府優先考慮的問題。 “兩房”有5.4萬億美元的債務,這麼龐大的債務,政府有兩個選擇:一是完全國有化,全部由政府扛著;二是讓外國政府承擔最大的損失,自己承擔最小的損 失。如果我是美國政府,一定會選第二個方案——讓外國人買單,尤其是中國。
怎麼做到這一點呢?首先不能讓兩房立刻倒閉,注入資金,維持它的正常運轉。美國整個的抵押按揭市場都要靠“兩房”來提供流動性,它占美國抵押按揭市場的80%。 “兩房”每個季度需要2000億美元滾動資金,現在政府的資金僅夠它維持第三季度。錢用完了以後,這一問題還會出現,滾動資金是不斷需要的。
詳細請看 2008年10月18日, 本Blog的文章: 宋鴻兵:謹防美國向中國轉嫁經濟危機
歐洲央行11月6日估計再減息半厘,由3.75厘降至3.25厘,到時可能刺激美元滙價上升。今天美國減息後,原油價格急升7.6%或4.77美元,成67.5美元;銅價升12%,成2.0715美元一磅,都唔係良好訊號。
雷曼兄弟不但「累埋」兄弟,甚至害你全家,幾多無知散戶被迷你毒債券毒死?毒債券甚至較毒牛奶更毒,飲咗毒奶最多生腎石,只要多飲水,總有「水落石出」嘅一天。反之「累埋」兄弟迷你毒債券卻可以令唔少人唔知點過埋下半世,認真可憐。
今次減息唔係好消息
中 國人行擔心中國第四季GDP增長率少於8%,過去六星期三度減息。依家內地一年期貸款利率降至6.66厘,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3.6厘。跟住美國亦減 息,相信日本、歐洲及英國短期內亦減息。今天人人皆知道減息唔係好消息,唔似2001年1月嗰陣時,太多人以為減息係好消息。只有最後一次減息才係好消 息,由於中國未來仍會再減息,即呢次減息並唔係好消息。
內地第三季公司業績認真麻麻,東方航空(670)、南方航空(1055)蝕得一塌糊塗;
中遠太平洋 (1199)不但第三季純利大減,同時宣布延遲擴張計劃以保留更多現金;
中國銀行(3988)第三季純利仍升11.5%,但須為次按作大幅撥備;
煤礦同鋼 鐵廠面對煤價、鋼材價格下跌,第四季業績令人擔心。
政府明年「保八」能否成功?目前言之過早。
簡卓峰:道指預料11月完成跌市,明年牛市重現
簡卓峰
本 周三華爾街股市大幅波動,反覆下跌。美國聯邦儲備局減息半厘,
道指最近 四周,大幅波動,正是(4)浪特點,每天走勢圖以小浪a、b、
港股昨天持續反彈,恒指以全日最高14330點收市,
恒指仍處(5)-4 浪反彈中,即恒指由(4)浪頂17141點(10月14日),
11月期指昨天繼續反彈,最高曾見14330點,
上海A股昨天上升46點,收報1852點。
國企指數昨天升977點,收報6764點SAR阻力7000點。
國壽(2628)處(4)浪反彈,阻力22至23元【圖】,
另外, 今日盈富基金<02800.hk>除淨,每股派息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45元。除息日定於10月30日,股息將於下月24日派發。截至昨日(28日)止,每基金單位資產淨值約13.1元。
若單用末期股息每股0.45計, 當現在14元計, 都有3.2厘息,都高擺在Bank收息(用HKD計).
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
東尼:萬聖節
財富如夢,投資者一場歡喜一場空。宏觀經濟,打工仔隨時飯碗不保,小本商人徘徊生死之間,我們最大的惡夢終於成為事實。
但惡夢總有終結的一刻,一覺醒來原來甚麼也沒發生,漫漫長夜的夢魘最後定會如意收場。明天就是萬聖節,以股市跌、經濟差作為萬聖節的主題,看來非常恰當。
很少人會有興趣在大海裏撈金針。以前我試過幾次在股海尋寶,成績好壞參半;其中中資股的回報可以極之豐厚。有幾次我冒險闖進航空股的領空,結果都相當成功。
中國東方航空(670)和中國南方航空(1055)一直以來的盈利都不堪入目。買入這兩隻股票看來有點不可思議,可是我的確曾經有幾次因東航而賺大錢- 尤其是它每次跌穿1元的時候。過去10年來東航只有6年有盈利,總計14億元,但其餘蝕錢的4年卻虧損超過50億元,還未計入今年首3季累積虧損的23億元。投資者不要妄想靠東航來賺取股息作為收入來源。
東航的管理層乏善足陳,甚至令公司再度成為潛在收購對象。較早前東航曾經和新加坡航空商討併購事宜,不過此舉得罪了其他國內的公司,整件事情最後不了了之。到了現在東航的市值只剩下微不足道的36億元,收購者現在不下手還等何時?7毫半的東航已經成為我的監察對象。
如果某一天我心血來潮想冒險一下的話,也許東航會成為我的組合裏很小的一部分。當然,市場上更好的股票數以百計,本來犯不買東航;令我感興趣的,是東航的管理層竟然淪落到一個地步,要徹底放棄一切希望,並準備賣盤給外來人。
南方航空的市值為60億元,相比東航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近日留意到其股價跌至9毫半,我從來都沒有在這般低價買過南航,因此也在密切留意。南航的估值沒有東航那麼吸引,而且同樣在虧錢,因此我很懷疑前者會不會成為併購的對象。不過從政治角度來看,無論兩間航空公司如何不濟,作為國內航空業的兩大支柱,它們必須繼續經營下去,最差的情況也不過是要併入其他本地航空公司而已。順帶一提,我有兩次買入南航都有百份之一百的回報,可惜投進的本金不多,實際獲利金額不大。
我買入中國製藥(1093)的經歷就沒那麼幸運了。這間公司曾在2003年有過輝煌的一刻,當年盈利叫人刮目相看,後來國內的亞士匹靈市場卻一沉不起,甚至有報導說中國製藥翻身無望,於是我蝕本沽清持股。到了2005/2006年度,公司卻突然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表,結果股價一下子從1.25元飆升至4元!這就是每次有中資股陷入困境時,我都極不願意沽貨的原因,皆因無論當下的環境怎麼惡劣,市場都隨時有機會起死回生。
這解釋了為甚麼我堅持不賣中國鋁業(2600)。以現價2.4元計算,中鋁的市值為325億元;但這間鋁材生產商現時面對惡劣的經營環境,2008年有機會出現虧損。但無論如何,中鋁怎麼說也是一隻大型國企,投資價值猶存,更何況在順境的時候其盈利可以高達100億元人民幣,即使在正常的時期也能每年賺50億,325億市值怎看也是便宜。不過我對中鋁的管理層沒有甚麼好感,要是某一間國際鋁業巨擎跑來收購中鋁,我相信公司的盈利會大幅上升。部份公司應該有能力承擔收購的代價。
買中鋁的原因是它未來的盈利。我預期公司未來兩年的純利約為50億元人民幣,這有望令市值回升至800億元(即至少每股6元),而且中鋁不乏被併購的可能性,令估值進一步上升。從往績來看現在的中鋁甚為便宜,但便宜的股價可以變得更便宜。
現在一切惡夢都已經變成事實,因此是買入一些名不經傳的股票的好時機,然後坐等收成,在大海裏尋寶說不定隨時有意外收獲吧。
大前提下,閣下的錢一定要夠閒, 犯不著要開飯.
中國人民銀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8 年10月30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由現行的3.87%下調至3.60%,下調0.27個百分點;
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 由現行的6.93%下調至6.66%,下調0.27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
| | | 單位:% |
| 調整前利率 | 調整後利率 | 調整幅度 |
一、城鄉居民和單位存款 | | | |
(一)活期存款 | 0.72 | 0.72 | 0.00 |
(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 | | |
三個月 | 3.15 | 2.88 | -0.27 |
半 年 | 3.51 | 3.24 | -0.27 |
一 年 | 3.87 | 3.60 | -0.27 |
二 年 | 4.41 | 4.14 | -0.27 |
三 年 | 5.13 | 4.77 | -0.36 |
五 年 | 5.58 | 5.13 | -0.45 |
二、各項貸款 | | | |
六個月 | 6.12 | 6.03 | -0.09 |
一 年 | 6.93 | 6.66 | -0.27 |
一至三年 | 7.02 | 6.75 | -0.27 |
三至五年 | 7.29 | 7.02 | -0.27 |
五年以上 | 7.47 | 7.20 | -0.27 |
三、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 | | |
五年以下(含五年) | 4.05 | 4.05 | 0.00 |
五年以上 | 4.59 | 4.59 | 0.00 |
ref : http://www.pbc.gov.cn/detail.asp?col=100&id=2908
招仔公布第3季第3季多賺近五成
而首3季則賺190億元,但較去年同期下跌17.4%。招行又披露,仍持有7000萬美元雷曼債券。該行並強調,未持有任何次按貸款相關證券產品,至於兩房債券已全數悉售,並略有盈利。
招行果然是中國目前銀行業中最優秀的其中一間. 在呢個環境仍能賺上升49.5%,真系難能可貴.
雖然都持有美國那兩兄弟d債券。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澳門新造樓按低至七成
【本報消息】金融海嘯對信貸市場的影響蔓延至樓宇按揭,香港匯豐已把豪宅按揭成數收緊至少於七成。澳門銀行亦已收緊按揭,加上樓價估值縮水及“荷官”等職業前景不明朗,新造樓按由半年前最高九成,收緊至現時的七成五或七成。
樓價跌估值亦縮水
經濟轉差,信貸緊張,銀行閂水喉。香港匯豐率先證實收緊按揭成數,超過四千萬的自住物業及超過二千萬的投資物業,按揭成數一律少於七成。
澳門樓市吹淡風,銀行亦同步收緊新造樓宇按揭。有銀行界稱,銀行審批按揭貸款時,會先進行物業估值,比較“估值”與“成交價”,以最低價作為按揭貸款計價。近期樓價已有一兩成跌幅,物業估值同步“縮水”,連帶按揭成數亦減少。
同時,自由行收緊影響博彩業,賭場不時“瘦身”,過去被視為優質客戶的荷官,工作前景亦添不明朗因素,故銀行也針對性收緊按揭成數。雙重因素下,相比半年前,同一單位按揭成數由最高九成,現收緊至七成五,一般打工仔可能只得七成。
二手盤業主最吃力
銀行業者並稱,近期一些新樓即將入伙,很多業主要“上會”。倘屬一手盤,樓價變動不大,申請按揭貸款影響亦不大,尤其當中不少業主屬“即供樓花”,即樓花期間已向銀行申請九成按揭,相信不受影響。最受影響是二手盤業主,樓價下跌,估值縮水,可貸成數收緊,較為吃力。
雖然樓價下滑影響物業估值,但中長期澳門樓市仍看好,市場仍有基金公司物色單位入貨,但短期市場波動在所難免。對於環球信貸緊張,銀行業者承認,一些企業授信額會收緊,尤其經營業務最受金融海嘯影響,又或財務報表披露購買大量衍生工具對沖,銀行亦會作審愼處理。近日香港上市公司購入過渡對沖工具,引致巨額虧蝕,令銀行界對企業財務狀況有所警惕。
2008年10月28日星期二
內房股恐慌性拋售,富力傳財困
富力傳財困曾暴瀉51%
根據統計,在香港上市的中資房地產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達60%以上,主要原因是發展商需大量資金去開發物業,然而商品房的銷售速度較慢。
據香港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于10月23日以5.09元(港元,下同)的每股平均價,減持了11,046,783股富力地產,涉資近5623萬元,減持後其好倉持股比例由早前的14.19%減至13.1%。
而在早前的9月18日,摩根大通也以6.89元的每股平均價,減持了788.08萬股富力地產好倉,減持前其好倉持股比例為16.64%。
ref:
http://www.finet.hk/
http://www.hkdailynews.com.hk/
浴缸原理
浴缸原理,是以一個肥胖的人出浴之行為,所引伸出來的投資道理。
話說有一個大肥佬在洗澡。那浴缸的水是頗滿載的,所以當那肥佬坐進浴缸時,水便會因滿溢而流出來了。這時候,那些浮於水面上的[老泥]便會是最早溢出缸外,其次就是缸水了。
當那大肥佬洗身完畢要起身時,水便會是最早退落,其次才是那些「老泥」。這兩個過程恰好能夠代表了股市起落資金進出的次序。
在升市時,最先升的通常是藍籌股等有實力者。藍籌股升到了某一階段,慢慢地像停止下來,二三線股便會接力而上。就像那肥佬坐落缸時的情境,「老泥」者藍籌股也先溢出,繼而是水,二三線股票也。
但是,在跌市時則有所不同了,最先回落者多為二三線股票,再後才是藍籌股。就正如肥佬浸完浴起身的情況。這兩種股市現象或是規律,就被稱之為浴缸原理了。
簡而言之,資金像浴缸的水一樣,一面入水一面去水,當入水多於去水時大市就會上升,正如資金流入多於流出時。當看到升勢放緩時,可以預期相對來說流入資金的速度減慢了,或流出資金慢慢增加了。
所謂「優質股,水面水」,正如上面所講的「老泥」,升市時優質股先行,之後才到二三線之類的較細市值之股份,一直到劣質股如空殼股或長期成交疏落的冷門股也上升時,升市便快完結了;在跌市時,次序就成相反了。』
ref:http://creamli07.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99071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波浪理論,恒指大概九千至一萬見底
其實近日港元強勢,金管局多次入市沽出港元,理論上有資金流入,應該引致拆息下降,港股上升,但自從9月開始,港匯由7.8升至7.76,反映港匯強勢,但為何港股卻被拋售,用最簡單的說法,由於對沖基金有大量贖回要求,因此要拋售港股,理論上他們會將資金調出香港,引致港元弱勢,但在港股愈拋售,港元便愈強,即流入資金數量遠高於流出數量, 才會讓港元強勢,但流入港股的資金究竟到了那裏,從觀察所得, 起碼沒有積極入市買股票,或存放在銀行收息,這批龐大資金所為何事?
神秘熱錢所為何事
港股自8月尾開始連跌8 周,究竟何時見底,回看2007年8月17日大奇迹日開始,恒指連續11周出現大陽燭走勢,也曾出現連升8周的情況,結果指數由817的19,387點,大升至10月尾的31,958點,大市升幅12,571點, 因此今次會否與上次相似, 只是升跌剛好相反,因此港股可能出現一跌到底情況,如果由恒指跌穿自2003年低位所伸延的上升軌支持區開始,當時是9月中的21,000點水平,大市在短期內有 12,000點跌幅的話,則指數便會回落至9,000點水平, 這與波浪理論的熊C五浪終極一跌的水平接近, 如果熊C跌幅是熊A跌幅的1.618,熊A下跌10,553點, 因此熊C便有17,074點跌幅, 由B浪頂26,262點開始, 恒指要回落至9,187點,如果熊C五浪相等於一至三浪跌幅的0.618, 即跌至9,747點, 因此恒指有機會在9,000至10,000點之間見底。
恒生指數在過去一周再度急速回落,跌勢未有停止,令市場情緒進一步推至新低點。若回顧過去兩個月港股的表現,恒指在八個星期之內急速下跌了近9,000點, 跌幅近五成。這可以說是虛耗性下跌,跟去年9至10月的虛耗性上升剛好相反,當時的恒指在短時間內(十個星期)急速上升12,000點,升幅超過五成,急 升過後就是股市見頂轉勢之時。近期的虛耗性下跌,會否正是大市見底轉勢前的終極一跌呢?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所觸發的信貸危機其實已在全球央行推出 救市方案後,初步得到紓緩。上周輪到南韓及拉丁美洲的新興國家出事,相信已是跌市的尾聲。隨着拆息回落,兼且在雷曼資產拍賣後,大家已可「埋單計數」,危 急存亡的關頭應可熬過。現時已輪到去調養生息之時,應該利用政策去刺激經濟重納增長。
港股方面,恒指已回落至12,600點水平,重返五年前低位,基本上已大幅反映了不利的負面因素。近期股市的下跌,主要是基金套現及對冲基金要「斬倉」,沽盤沽盡之後,自會出現强勁反彈。而股份方面,已輪到强勢股滙控及中資銀行股被拋售,應是最後一跌的訊號。
料期指結算後反攻
港股急挫至今, 三隻藍籌股的股價已重返2003年的「沙士價位」,連長線投資者亦被綁,市場低迷情況不言而喻。
按市值調整幅度、市盈率以及股息率計算,港股調整至現水平已經超越 1998年金融風暴,理性的分析已經失去效用,基本因素只可用作參考,而市場情緒以及資金流向才是真正主宰短期後市的發展方向,而身處人心虛怯的環境下, 只要有人估大市值多少,便有捧場客,亦有人相信,市場表現已經被悲觀情緒主宰着。正所謂物極必反,當市場情緒處於一面倒睇淡的情況下,大家要小心期指結算後,環球股市有可能呈現另一輪大反攻。
東尼:盈利增長暴跌?!
恒生指數在短短一週內蒸發了2,000點,簡直越來越荒謬。還有兩個月就到聖誕節,如果上個星期的跌市重複6次,你大可以送幾手盈富基金(2800)給朋友作聖誕禮物了(要是他們不拒絕的話)。這份禮物的唯一價值,是它見證了資本主義的崩潰,作為一份收藏紀念品也很不錯。
摩根士丹利或者任何一間大行只要一聲令下,預言匯控(5)要跌至75元(或者更低),竟然可以令股價乖乖的自我實現 -摩根士丹利沒有做錯,錯的就是人們恐慌的心魔。還有,新聞傳媒本來有責任客觀報導好淡雙方的意見,可是當去年9至10月份股市升得如火如荼時,傳媒就在推波助瀾一面倒地報喜不報憂,如今跌至令人咋舌的低位,各大媒體卻又一沉百踩叫大家齊齊恐慌。這帶出一個問題:市況大幅波動,傳媒是否應該負上部分責任?
暫時拋開傳媒操守的主觀問題,現在客觀論股。上星期六的南華早報財經版大字標題說「工行建行盈利增長暴跌」。該文章重點報導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業績,其中工行(1398)在2008年首3季盈利總計92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46%;而單單第3季的盈利則為280億元,比去年同期「暴跌」至25%。我在想,25%相較之前的超高增長固然遜色,但盈利增加了280億元怎麼看也是極出色的成績。這叫「增長暴跌」?
打個比喻說,你去酒吧叫了一杯啤酒,看見杯裏有四分之一是白泡,就嚷要退貨大呼「貨不對辨」,到底誰是誰非?工行的表現的確不及很多樂觀的預測般理想(包括我自己的預測),但平心而論,工行的成績表要比任何合理的推測都要好。
工行的市值為10,500億元;如果它能維持25%的增長率,那麼全年純利就是1,100億元人民幣(即港幣1,250億元),折算市盈率8.4倍;明年的表現有機會進一步放緩,但幅度應該不會很大。如果上述的推測合理,而工行又能在2年後恢復增長,那麼它就是一個絕佳的中長線投資對象。如今的金融市場哀鴻遍野,工行有如此亮麗的表現,竟然還有人說工行「增長暴跌」?是甚麼道理?
建行(939)的故事大同小異。2008年首3季盈利為842億元人民幣,而單單第3季則為255億元,同比上升12%。較早前我已經警告讀者,以建行的資產水平來看,其盈利率高得有點異乎尋常。現在的盈利只不過是回到比較合理的水平而已,沒有甚麼值得大驚小怪。
以現價2.9現計算,建行的市值為6,500億元。如果你把最新一季的純利乘以4,全年模擬盈利就是1,000億元人民幣(港幣1,130億元),即市盈率 6倍也不到!以中國經濟未來5年的增長潛力來看,1,000億元的盈利相當合理;我預期建行能至少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下去,甚至20%也不足為奇。
上述的推測已經考慮到全球金融風暴所帶來的經濟衰退。建行盈利由去年的690億元升至今年的1,000億,原因是國內對貸款的需求旺盛,而且中國的經濟自成一角,與世界各國經濟體系(和有毒銀行資產)各不相干,再加上中央政府下調稅率,令中國成為地球上最有實力越過金融危機的國家之一。
我一直看好祖國的經濟甚於其他國家,也看好祖國的銀行業甚於其他行業,至今仍未反悔。如果讀者們肯累積中資銀行股,我相當肯定會有極佳的表現。
在結束之前我想再談談匯控。請留意:有不少市場都禁止了股票沽空,但香港卻沒有這個禁令 -這令匯控成為最後一間可以被沽空的國際級銀行。近日匯控股價暴跌,不知道是否因為海外對沖基金幾近無股可沽,於是沽空唯一可沽的匯控?交易員是不是靠沽匯控來對沖其他長倉?這策略看來相當吸引。
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樓價該跌不該跌
隨着金融海嘯爆發,部分本來屬救市的行為,似乎也偏離了既定的軌跡。如歐佩克提前召開會議,決定每天減產一百五十萬桶石油,以求止住近來不斷下挫的油價跌勢。但減產消息卻沒有產生預設的“止跌”效果,主要是市場對全球經濟的憂慮,已經遠遠蓋過了石油減產對提振油價的作用。
不少專家學者都認為,今波金融海嘯還未見底。素來敏感的美國股市,更因投資者憂慮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周五跌逾百分之三。股市仍冷,但美國樓市卻回暖。美國不動產協會指,九月份美國現樓銷售大升百分之五點五,為十三個月來新高。有取態樂觀的分析師認為美國樓市回暖,可能是全球經濟復甦的第一步。當然,看淡的,則認為如今美樓市只不過是小陽春,樓市的蕭條將在十月下旬和十一月的數據中清晰地顯示出來。
與美國樓市同樣不景氣的,還有內地、以至澳門的樓市。著名經濟學家海聞日前在澳發表專題演講時,提到內地有八成網民,對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樓市表示相當反感,他們希望樓價可以大跌。海聞強調,內地樓價若大跌,並非好事。
中國樓市崩潰,會構成兩方面影響。一是會對中國的金融系統造成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投放到房地產的錢,是由金融系統拿出來,當房子不值錢,銀行裡的金融系統就出現問題。故政府透過政策鼓勵買房,增加需求,務求令樓價不會大跌。
二是財富效應的問題。中國樓市不能大跌,因除金融出現問題,消費投資的信心亦受影響。如去年很多人願意買房子,因房子是有形資產,但在樓市崩潰時,則會影響人們的消費、影響投資,影響實際經濟。當人們不願消費、少花錢,經濟便開始萎縮,從而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及就業。
澳門的樓市情況同樣如此。隨着賭權開放,澳門樓價由過去的“超低價”迅即反彈逾倍,未買樓的居民“日盼夜盼”樓價大跌,好讓他們一圓業主夢。然而,當樓價下跌,該部分曾揚言要“執平嘢”的居民,卻又因樓市不景氣,不敢買樓。
樓市交投膠着,個別早年在澳高速發展的港資地產中介公司,曾為澳門創造一定的就業職位,如今精簡分行,人手需求減少,為市場釋出一定的失業人口。可以想像,明年開始經濟不景氣濃罩,其他行業在為經濟逆境作準備時,亦將同樣採取“緊縮”政策。失業率上升,消費信心隨之下滑,對市場所產生的骨牌效應,又豈非樓價下跌抵擋得了?
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
銀行股再度集體“跳水”
招行澄清外匯損失傳言
而對于昨日市場關于招行投資外匯市場虧損100億元的傳言,招行昨日盤後予以了公開澄清。招行表示,該行外匯交易主要以代客為主,以賺取客戶點差為收入主要源泉,自營敞口很小,而且基本是當日衝銷,因此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幣種匯率之間的此消彼長對其影響有限。
招行方面還稱,通過將外匯買賣功能加載在招行個人專業版以及網上企業銀行,近年來,該行代客外匯買賣交易量穩健增長,收入也表現穩定。同時,招行外幣投資業務相對較小,且風格穩健。招行還表示,在雷曼申請破產保護之後,公司持有的雷曼相關債券已在第一時間披露,不存在其他該披露風險敞口。
對此,國泰君安資深銀行業研究員伍永剛表示,從近期因次貸危機惡化導致的全球金融危機來看,擁有外匯資產較多的國有商業銀行產生損失的可能依然存在。但 四大行的外匯資產由于大多有政府等機構提供擔保,信用級別較高,相比中信泰富進行的高風險杠桿交易,國內金融機構產生大規模虧損的可能性較小。
東海証券行業研究員李文也表示,招行之前已披露了7000萬元的雷曼債券,目前招行手中是否仍持有其他瀕臨倒閉的公司債券尚未可知,但從近期並無新的外資金融機構倒閉來看,招行新增外匯損失的可能性較小。
銀行業績或面臨“零增長”
由于市場普遍預期房地產新政將進一步縮小銀行利差,有不少分析人士在採訪中表示,決定銀行股走勢的關鍵是,隨著明年經濟形勢的趨壞,銀行明年全行業業績 取得正增長的壓力將越來越大。李文強調稱,結合前兩季度的業績和國際市場的傳遞效應,上市銀行業績增速逐季回落將是大概率事件,而2009年銀行整體很難 實現業績的正增長。
而市場近期普遍預期,隨著管理層將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下調為貸款基准利率的0.7倍,將縮窄銀行利差約6個基點, 同時降低銀行淨利潤約2個百分點。同時,近期包括中信泰富、中國中鐵等知名上市公司因外匯和期貨市場波動而蒙受損失,也加劇了市場對銀行外匯資產風險的擔 憂。
抵買唔代表可以買
美元日圓強勢維持至明年初
De-leveraging及de-risking(去槓桿化及減少承擔風險)已成為投資主流,擋都擋唔住。日圓同美元已成為全球兩大強勢貨幣,估計強勢可維持到2009年首季,愈維持得耐,對全球經濟破壞愈大。(點解呢?)
抵買唔代表可以買
今天股市內淡友較好友多出30%,單單9月至今股市已跌咗30%。恒生指數平均PE進入單位數,即進入有投資價值水平。價 值投資法信徒早已認為大量股票抵 買,只係手上資金愈來愈有限。
我老曹睇法係:股市既然可以偏高,自然亦可以偏低,抵買並唔代表可以買。 請追隨趨勢(例如觀察250天移動平均線與50天線 鮋關係,以及出現一浪高於一浪後才入市)。價值投資法信徒一再被人詛咒,除畢非德外,另一位係GMO主席Jeremy Grantham,佢早喺1998年便睇淡科網股,長遠而言佢係啱鮋,但太早睇淡而錯過1999年賺大錢鮋日子。呢次Grantham睇好會否一如畢非 德,長遠而言係啱,不過已吃咗眼虧?
歐洲央行計劃再減息,而唔理會未來通脹率,估計明年6月可見2.5厘,同2003年鮋2厘低息仲有些少距離。
南韓第三季GDP只升0.6%,出口更跌1.8%,家庭開支只升0.1%。相信南韓將成為亞太區繼日本後第二個陷入衰退鮋國家,加上外債沉重,情況幾令人擔心。
中國政府刺激房地產計劃估計作用唔大,因為中國經濟仲係出口導向型而非內需型。
陶冬:股市暴跌商品暴跌信心暴跌
陶冬
金融市場又在悲風戚雨中度過了一周。各國政府注資後,銀行得救了,但是銀行的客戶並未因此得救,經濟衰退陰影和強制性平倉像兩隻巨鱷噬咬著市場。自雷曼破產以來,世界上已經有超過10萬億美元的財富被摧毀,恐慌仍在繼續。
全球股市再創新低,銀行抽緊信貸尺度,迫使所有借貸投資者減倉,而急跌的價格又帶來新一輪強制性斬倉。筆者認為,對沖基金在年內會有一半出局,而 此本身就加劇著市場的動盪。 MSCI新興市場一周暴跌15%。阿根廷將退休基金國有化,導致新興市場出現恐慌性拋售。韓國圓和南非蘭德急挫,加深了當地的金融危機。
OPEC決定每天減產150萬桶石油,但是油價上週仍跌11%。受需求下降的困擾,加上日元套利盤平倉,銅價暴跌21%,工業金屬平均挫11%。黃金也在今年首次跌穿700美元大關,白銀創五年來新低。日元套利交易平倉,日元兌美元曾升穿91。
本週市場聚焦於聯儲議息(週三),筆者估計減息0.5%-0.75%。不過這個幅度已在市場意料之中,且看有沒有意外的言論或行動。
週二美國十月 消費信心,可能跌至50(vs 59.8)。
週四美國第三季度GDP預計增長為0%(vs Q2 2.8%)。
週一德國十月IFO為92.1(vs 9月92.9)。
內銀股公布季度業績概扼要
工商銀行第三季淨利僅增26%
工商銀行(01398.hk)今年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25.54%,增速較上半年大幅回落;同時,公司持有的美國次級債等資產份額較大。
按內地會計準則,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共實現淨利潤28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5.54%,遠遠低于今年上半年57.99%的增長率;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28元。今 年前三個季度,工行利息淨收入1965.67億元,同比增長23.08%。同時,公司為其持有的美國次級債等資產計提了13.9億美元的投資減值准備。
招商銀行發布盈喜
招商銀行(03968)率先發出盈喜,預告在中國會計準則下,今年首9月淨利潤按年增長80%以上,即超過179.5億元人民幣。
招行表示,首9月盈利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資產規模增加,非利息收入增長,利差提高和有效稅率下降,該行將於本月29日公布季度業績。不過,按國際會計準則,招行中期淨利潤按年增1.2倍,至132.45億元人民幣,換言之第三季度盈利很大機會顯著放緩至48%,也反映出內銀股的業績難望帶來驚喜。
中信銀行發布盈喜
滬A股中信銀行發布盈喜,該行初步測算,預計今年前3季純利較去年同期增逾1.3倍,具體財務數據將在3季報中披露。以該行去年前3季純利52.47億元(人民幣‧下同)計,今年1至9月純利將逾120.7億元。
中信銀行並指,日前以3.48億元投得深圳福田中心區中信銀行大廈的土地使用權,用以建設深圳信用卡中心營業及辦公大樓。項目建成後,該地皮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自用率須達60%以上,且該部分建築面積10年內不准對外出售。
建行首三季業績
建行(00939)公布截至9月底止首三季業績,根據未經審計的內地會計準則,期內淨利潤為845.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48.07%,每股盈利人民幣0.36元。建行期內每股資產淨值為2.05元,按年增長13.26%。但以季度相比,盈利出現輕微倒退。
花旗指出,內銀股下半年的營運成本通常較上半年高,第三季度業績穩固,淨利息收入穩定,資產質量未有明顯的惡化現象,但這不足以令市場對第四季盈利展望改觀,因為內地於9月底實施非對稱減息,令銀行的淨利息收入開始下降及呆壞帳風險上升。
2008年10月24日星期五
東尼:不老的傳說
(感謝Johnson)
又是恐怖的一天,恒指再度迫近14,000點。最慘者莫過於瑞安房地產(272),重挫25%至1.4元。
其他中資地產股的表現同樣不濟,與瑞房相比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例如九龍建業(34)就跌了16%至3.2元。惠理集團(806)旗下基金重倉持有九龍建業和其他一些優質中型股,近來這間基金公司飽受贖回潮的衝擊,被迫拋售股票而令股價急挫。
昨日我以中資地產股為題材撰文時,絕對沒有想過瑞房的股價會在同一天內急挫,差點還以為暴跌是由我的文章所引發。較早前瑞房在10月份償還了一筆貸款,市場憂慮公司無法進行再融資。我認為,最壞的情況就是瑞房要以折讓價拋售手上的物業,結果資產淨值下降,公司被迫捱高息借貸-這應該是最壞的情況,實際上不太可能會發生。
當我還是年輕的時候,賭徒的心態使我很容易產生「明天會更好」的幻想,投資時會不斷「溝淡」(averaging down)。追溯至1986年,我買了一隻叫做德智發展(Mandarin Resources)的股票,該公司在淺水灣附近有一幢物業。當時我相信這隻股票被大幅低估,於是以5毫半買入第一注,跌至4毫時加碼入貨,後來股價跌至 2毫7仙時我再買入。但股價不肯止瀉,跌至8仙時我再「溝淡」,令總成本上升至70,000元;在那些日子,70,000元對我來說可不是小數目。結果慘不忍睹:有人把公司物業沽售後侵吞款項,公司被勒令停牌。我當時已經死心,確信70,000元經已全軍盡墨。停牌停了幾年,不法之徒和證監會談判過後,同意歸還股東資金,結果我反敗為勝,這項投資盈利收場。
同樣的「溝淡」策略,卻為我在另一次投資帶來豐厚的股息。中國石油(857)上市後不久我便開始買入,第一注的價位是2元,其後跌至1.25元時我不再準備加碼了。後來喬治布殊突然攻打伊拉克,我認為背後的理據是要保證廉價石油能夠源源不絕地運到美國,未來幾年的油價會因此而低企。於是我沽售了手上一半的中石油。後來中石油的回報甚豐,之後我繼續減持。
近年「溝淡」中國人壽(2628)和其他股票同樣是出色的策略;只有華能國際電力(902)稍為遜色,唯有盼望明天會更好吧。至於瑞安房地產,雖然持倉不算多,但我已經打算與瑞房一齊出生入死了。除非你準備好在危急情況下壯士斷臂,否則我不一定建議讀者們一起冒險。
香港的百萬富翁比比皆是,下一代的股市只會成就更多的富豪;本港股市百花齊房,能帶來5、6倍利潤者並不罕見,而令投資者蝕大錢的同樣多不勝數。股市的有趣之處,在於群眾的信心變幻莫測,看看股價圖便可略知一二:即使是如新鴻基地產(16)般的老牌藍籌,在2002年至2007年5載之間由35元升至170 元(其他比較進取的公司隨時有8至10倍進賬),在近來的股災裏新地卻又跌至60元,之後甚至可能跌得更深。
災難過後,下一輪的股市必會高潮迭起,因為中國已經成為投資者的香格里拉。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升幅達9%,有人已經擔心經濟「放緩」,更有一位分析員認為國內會出現「硬著陸」!在古老的電影中,香格里拉就是人們永不衰老的地方。
他們有可能大錯特錯。即使大環境轉差令中國GDP增長率「放緩」至7%又有甚麼問題?環顧歐美國家都在走下坡,經濟有4%增長已經求之不得,7%簡直是聞所未聞;更何況中國遲早會重新回到雙位數字的增長步伐。
仔細想想,即使近年的盈利增長放緩,你相信工商銀行(1398)會長期維持在10倍市盈率的水平嗎?當恢復高增長時,我預料工行合理的市盈率是20倍。不過現在要預測未來為時尚早,還是靜待下週再看看吧。
東尼:中資地產股
(感謝Johnson)
瑞安房地產(272)是鑽石組合裏表現最差的一員。我入貨的平均價為4.95元,昨天卻跌至1.87元。
事後孔明,我現在清楚知道為甚麼瑞房的跌幅比其他股票大。中央政府嚴密監控樓市,在艱難的環境裏發展商不由得向市場力量屈服。另外,高倍數槓桿借貸是地產行業的一大特徵,信貸收縮自然令地產公司難以取得貸款,結果情況雪上加霜。銀根緊縮正是全球金融危機的核心問題。
面對全球信貸收縮,我不知道瑞房會不會比其他地產商更加不堪一擊。單看中資地產股的股價圖,雖然瑞房的跌幅甚巨,但與其他公司相比情況也不算特別差。
長遠而言,我對內地樓市非常樂觀,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等重鎮的地產;而重慶、武漢和大連等城市我同樣看好。我認為近日中國經濟放緩,只不過是經過3年高速增長後稍作歇息而已。最新的數字顯示國內GDP增長率為9%,雖然不算特別出眾,但在如今的大環境裏已經難能可貴。
瑞安房地產現價為1.87元,市值稍低於80億元,其實也相當有份量。最新一期的財務報表顯示,瑞房的資產淨值為175億元人民幣 -不過記住,中期報告列出的是6月底的數據,經過幾個月來樓價很可能已經下跌。另外,資產負債表上標明的「非流動資產」高達200億元人民幣。瑞房的非流動資產包括物業投資、預付租賃款項和一些其他價值較小的資產 - 統統都是難以迅速變現的的資產。
流動資產則是比較容易出售變現的資產。瑞房的流動資產為150億元人民幣,但其中多數都是物業,因此出售時實際能實現的金額應該少於150億。流動債務為80億元人民幣。在銀根緊縮的大環境裏,瑞房的債務如果能由業績發佈至今維持不變就太神奇了。無奈的是,為求清償貸款,公司被迫在跌市裏賣樓變現。
在升市裏槓桿借貸百利而無一害,樓價升了的利潤袋袋平安,而貸款金額卻維持不變。很多成功的發展商都以此為金科玉律,計過數自已有能力還錢,就會有多少借多少。但到了今天的非常情況,發展商出現資金壓力,周轉不靈者唯有走上破產的不歸路,即使能倖存下來的,資產淨值也可能大大縮水。
我對瑞安的信任,來自主席羅康瑞過去25年來的經驗。他安然度過1987年的崩盤,後來在1998亞洲金融風暴裏稍有閃失。本來他的公司主要靠政府合約來賺錢,之後香港業務收縮,羅氏轉戰神州。飽經風雨的羅康瑞無懼沙士(非典型肺炎),公司業務依然生生不息。
總括而言,瑞安房地產的投機味道甚濃。如果能捱過難關,這隻股票的回報一定會很高;但在另一方面,萬一有甚麼不測,隨時有可能輸清光。
細看瑞房和其他發展商,我發現它們之間有不少相異之處。最奇怪的莫過於中國海外(688) -第一批在90年代上市的紅籌股。中國海外現價報9.2元,市值為720億元,比資產淨值有2.5倍的溢價,在今天的市況裏錄得如此高溢價簡直是股市奇葩。單從資產值看這隻股票應該是個沽售對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其他中資地產股跌幅動輒四份之三,而瑞房更加慘不忍睹,可是中國海外卻竟然只跌了一半。
另一隻有溢價的地產股是廣州富力地產(2777),現價報5.4元,而資產淨值則稍低於6元。表面上富力的市盈率只有3倍 -當心,不面被低市盈率騙了。
還有華潤置地(1109),現價報8.9元,折算市值420億元,相較之下每股資產淨值只有5.5元。華潤置地有很強的政府後盾,皆因中央政府就是公司的大股東。這隻股票只跌了一半,出售的時機可能已經成熟。
另一個極端是北京北辰(588),股價從去年高峰的7元跌至1元,每股資產淨值卻近乎4元。北辰雖有政府的庇蔭,能在北京以低價買資產,但管理層久缺新意,這個地頭蟲連在北京奧運期間也不能增加盈利。這間公司曾經是我的愛股,但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已經一去不返。
碧桂園(2007)在上市後不久創下13元的頂峰,跌至今天的1.7元;跌幅雖然令人咋舌,但今天的市值仍然高於資產淨值(每股1.25元)。雖然如此,碧桂園仍然是個有趣的投機對象,也許能博得一次大反彈。
另一隻老牌愛股是星獅地產(535),它自最高位的4毫跌至今天的8仙;資產淨值為每股24仙,是市價的3倍;公司規模很小,市值連6億元也不到。不過星獅卻有新加坡最厲害的公司- Fraser and Neave - 作靠山。
新世界中國(917)的波幅甚大,從9元跌至今天的1.9元,資產淨值為6.8元(小心,資產負債表可能不甚可靠),市值75億元。母公司新世界發展應該不會容許新世界中國有甚麼不測。
有一隻我曾經迷、卻從來沒有仔細看過的股票是世茂房地產(813)。世茂上市時聲勢浩大,股價後來從最高的30元跌至今天的4.3元,每股資產淨值有6 元,現時市值140億元。作為中線的投機對象,世茂看來也是個有趣的選擇。
總之,我沒有後悔買了瑞安房地產。作為一個高風險的投機項目,我盼望最終一日會如願以償,但也不排除輸清光的可能性。
東尼:業績接腫而來
2008年10月21日
昨天我還認為港股會繼續下跌,結果又錯了 - 不過錯也是賞心樂事。如果天天都這樣猜錯就好了;不過即使天意弄人,讓我不幸言中跌市,我也是無話可說。
人人都對港股的中期表現缺乏信心,市場上充斥末世警告,投資者前路茫茫。我卻寧願鼓起勇氣,抱手上的股票不放,靜候寒冬的過去、春天的來臨。
大型中資銀行的業績發佈接腫而來,由建設銀行(939)拉開序幕:2008年1月至9月的盈利是845.5億元人民幣。減去587億元的中期盈利,建行在第 3季淨賺268億元人民幣,相比過去的高速增長略為遜色。
我早前已經說過,銀行業的純利將會下跌,如今的實際賽果反而比我之前預測的理想,所以我的推算依然成立。撇除季度業績受惠於較低稅務開支的有利因素,建行第3季的盈利仍然遠勝2007年同期的200億元人民幣,並且與上一季的266億元相若。
建設銀行不是我最喜歡的中資銀行股。建行的股價一度超越工行(1398),不過經過一輪下跌後已經變得非常便宜了,現價報3.67元,比工行的3.85元還要低。從資產的角度看,建行的每股資產淨值為2.05元人民幣,與其他中資銀行的水平相若,可謂相當吸引。工行的財務數據尚未發佈,不過資產淨值應該與 1.8元相距不遠。
以現價3.67元計算,建行的市值為8,600億元。從最新的業績作合理推算,如果2008年全年純利為1,100億元人民幣(以最新匯率計算即港幣1,250億元),那麼市盈率就是低得難以置信的7倍。中國在全球次按海嘯的哀鴻裏可謂出污泥而不染,經濟繼續維持高增長,保守估計建行的盈利將以每年15%繼續增長。只要建行不要學中信泰富(267)般炒澳元蝕大錢,它的股價屬於極之便宜。
真是同根不同命。在中信泰富炒匯蝕錢的同時,中信銀行(998)卻剛宣佈了理想的業績。相較於1,050億元的市值,中信的盈利高達180億元人民幣,市盈率只有6 倍。6倍的市盈率固然便宜,但我比較喜歡更大型的銀行(如果同樣便宜的話)。其他中資銀行很快就會公佈業績:最快的是工商銀行,業績會在星期五出爐;而中國銀行(3988)和招商銀行(3968)的成績表則分別會在10月28日和30日公諸於世。
中國移動(941)是另一齣季度業績重頭戲。過去9個月來中移動的純利為8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38%,絕對令人刮目相看。減去548億元的中期盈利,中移動在第3季淨賺278億元,與較早前的表現相稱。
以股價71.1元計算,中移動的市值為14,250億元。如果中移動2008年全年盈利達到1,100億元人民幣(折算港幣1,250億元),那麼2008 年預測市盈率就是11.4倍。在正常的市況下11.4倍的市盈率乃屬便宜,但如今連最出色的銀行股也只有6、7倍的估值,中移動是否昂貴就見仁見智了。
市場憂慮中移動的增長前景黯淡 -請他們打開雙眼看清事實。沒錯,未來中移動可能要面對激烈的競爭,但今天它在電訊市場的一哥地位,在可見將來是不會動搖的。至於那些故意送給競爭對手的甜頭,其實是增加了對方的壓力。另外我想指出,如果中央政府想穩住電訊市場,那麼監管機構必須提高遊戲規則的透明度,締造一個公平的競技場,市場競爭就會隨之而來。
中移動的營業額來自廣大市民,而國內同胞受信貸風暴的影響甚微,因此金融危機對這間公司的衝擊有限。中移動今年派息應該是每股3元左右。即使作為一隻公用股,4.5厘的息率也屬相當吸引,更何況中移動今年首3季盈利增長38%,是一隻不折不扣的增長股。如此的股息簡直令人垂涎。
東尼日誌:六點半的股市
2008年10月20日
如果股市是個時鐘的話,現在的市況就是六點半:兩支指針都指向下。上星期五收市時,恒生指數創下自2005年以來的3年新低。大家都習慣了跌市,如果今天的表現理想的話,大家反而會覺得出奇。
在如今的市況裏,安全第一命長久,還是不要當清兵好了 - 心口掛個「勇」字。即使對於保守的投資者來說,現在的股市彷似地獄一樣,前景渺無希望。
上星期全球央行大力注資來增加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對於在廣州被解僱的工人來說,這些措施一點用處也沒有;注資同樣也解決不了國內越來越多店舖被丟空的問題。即使銀行重新恢復貸款能力,現在要借出一分一毫都會極度審慎;大眾市民要感受到注資的功效仍然需要一段時日。一般人認為注資是幫銀行(而不是幫銀行客戶)的措施,但實際上銀行業是中小企的血脈液,而中小企就是整個經濟的骨幹。
在復甦來臨前,香港的樓市(無論是住宅、零售還是商用樓宇)一定會承受更多痛苦,而就業情況也會進一步惡化。屋漏偏逢連夜雨,企業的銷售大幅倒退,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難以取得貸款。美國和歐洲的經濟都自身難保,我們唯一的出路只有北望神州。
但商業社會不會完全癱瘓。人畢竟總要吃飯,衣食住行都是不可缺的。在過去數十年來,香港人的生活水平大幅上升;而教育、醫療和公營房屋等政府服務的水平更以難以置信的速度不斷改善。沒有理由相信這些政府設施的質素會下跌。
人均收入只要比通脹升得快,生活水平就會上升。中國人節儉的傳統植根於香港人的心裏,而香港的人均收入又在全世界數一數二,這兩個因素促使本港成為地球上儲蓄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一份積穀防饑的遠見,已經保障了香港人能安然渡過這次全球性的金融海嘯。
雖然如此,但貨幣市場乾涸對香港的衝擊,仍然是遠遠大於對祖國的影響。儘管中國不能完全免疫於全球金融危機,但中國的經濟是相當獨立的,在很大程度上能自給自足,而出口不過是飯後甜品而已。
中國隨時能追得上發達國家。金融業的工商銀行(1398)、能源業的中國石油(857)和電訊業的中國移動(941)鼎足三分,其成就全人類有目共睹,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乏一間全球知名的工業巨企。這三間公司都是行內的頂尖企業;當這些巨無霸的經濟成就滲透到勞工階層、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之日,就是中國下一個繁榮期來臨之時。
今天國內的工業仍然集在國家的東部,但遲早會擴散到中部和西部,工業陣地的轉移會成為經濟高速增長的催化劑。東部的經濟不會因而受創,而中西地域雖然仍會落後於東部,但其工商業都會有所得益(農業則會停滯不前)。
中國市場仍然欠缺深度和廣度。下一輪的實質經濟增長,將會由工商和金融業帶動。如果投資者老是在等候股市見底,而眼白白錯過了這一輪增長,那就實在太可惜了。
我認為股市將會繼續下跌,但即使繼續跌下去,恒生指數也不能下跌超過14,000點。(2008/10/23 HSI收市13,760.490)
我相信你也會同意,即使到了世界末日,恒指也不可能下破9,000點吧?也就是說,下跌空間只剩下5,000點。換個角度看市,到了復甦出現時,指數只需要升5,000點就已經可以回到20,000點的水平。更何況,相比我心裏無限的天空,20,000點又算得上是甚麼呢?
現在的股市時間是六點半。你願意等候到十二點嗎?
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
Apple 2008 第四財季業績發布會
週二,喬布斯反常地出席了蘋果第四財季業績報告電話會議,並且回答了投資者提出的關於: iPhone 、蘋果的現金、上網本、Apple TV和廉價電腦等許多問題,透露了他對蘋果公司不斷演進中的產品策略的見解和洞察。這或許也是800美元蘋果電腦虛假傳聞之後,喬布斯關於蘋果的市場定位 最清晰的解釋。
被隱藏的iPhone的巨大成功
為了反映出預訂iPhone和Apple TV產生的被隱藏的、遞延收入,蘋果提供了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的財務結果。喬布斯表示:“結果令人震驚,採用非公認會計準則調整後的本季 度總銷售收入為116.8億美元,比依據GAPP報告的銷售收入79億美元高出48% 。調整後的淨利潤為24.4億美元,比報告的淨利潤11.4億美元高出115% 。”
“調整後的淨利潤是我們報告的兩倍還多,如果這還稱不上出色,我就不知道還有什麼出色的東西了。這都有歸功於iPhone 3G讓人難以置信的成功”,喬布斯補充說。根據非公認會計準則,本季度iPhone貢獻的銷售收入佔總銷售收入的39% 。
喬布斯還宣布了iPhone兩個里程碑:“這是蘋果首次超過RIM ,RIM是一家很不錯的公司,他們製造的產品也很好。但讓人驚訝是僅5個月之後,我們的季度銷量就超過了他們。”
“但更具標誌性的是,根據銷售收入計算,蘋果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供應商。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瘋狂,但這是真的。根據銷售收入,不是單位銷量,蘋果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供應商。”
“來看看排行,諾基亞顯然是第一,銷售收入127億美元;三星排在第二位,銷售收入59億美元;蘋果第三,銷售收入46億美元;索尼愛立信第四,銷售收入 42億美元;LG第五,銷售收入34億美元;摩托羅拉第六,銷售收入32億美元;RIM第七,銷售收入21億美元。這太讓人驚訝了。”
蘋果的現金
這一季度,蘋果的現金又增加了37億美元。現在蘋果有245億美元的現金“安全地在銀行里面,沒有一分錢負債”,喬布斯表示,他認為這些現金在經濟衰退時期能夠為蘋果帶來“額外的特殊機會”,但他沒有透露將如何使用這些錢,比如新產品的開發,或者收購其他公司。
喬布斯說:“公司手中的現金能夠保證公司極強的穩定性和在經濟衰退時期的投資能力,就像上一次經濟衰退時期我們所做的一樣。我們增加了研發投入,創造了一些我們最棒的產品和生意,比如蘋果零售店。”
當被問到新一代MacBook筆記本系列的unibody鋁製外殼要比普通的結構外殼增加多少成本,以及鋁材料價格下降35%是否會在蘋果的成本 結構中顯現出來時,喬布斯回答道:“如果我們發貨的只是鋁塊,我們的MacBook售價肯定會更便宜,但是我們必須得加工這些鋁塊,而且是非常精密的加工 工藝,所以在鋁製外殼方面的成本會有所提高,但並不是最主要的成本。”
上網本與iPhone以及經濟衰退
當被問到當前經濟環境對個人電腦價格的影響以及上網本(NetBook)市場空間的增長,蘋果會有什麼動作時,喬布斯回答:
“嗯,我要再次強調,不是這次經濟衰退創造了廉價電腦市場,這個市場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並且這個市場是我們決定不參與的。”
“我認為,當人們想要一台的我們製造的級別的產品時,任別人一再地降價、打價格戰,我們的產品實際上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所以我們選擇進入市場中的一部分,也選擇了不進入市場中的特定(低端市場)部分。”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經濟衰退將會把我們的一部分顧客帶入低端的市場,去購買價格更低的電腦。”
“但如果真的大規模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將十分震驚。事實上,我認為我們還有巨大的潛在顧客群在Windows的世界裡、在其他99%的手機市場裡。他們願意購買蘋果的產品,並且也買得起蘋果的產品。 ”
“我們並不非常地擔心,就像我們看待上網本(NetBook)市場,這是一個正在形成中的市場。至少我可以告訴你們,上網本(NetBook)的銷量到目 前為止還很小。如果你相信的話,我們的iPhone已經進入了這一市場:可以瀏覽網頁,發送郵件,還有其他上網本(NetBook)能夠提供的功 能,iPhone差不多都有。而且iPhone隨時隨地都能連接到電話網絡, iPhone很好地解決了上網本要解決的問題。而且你可以把它放進你的口袋裡。 ”
“但是,我們也會靜觀這一市場的變化,如果它的確能夠成長為一個大市場,我們肯定會有一些很棒的主意”,喬布斯說。
當被問到,iPhone將如何應對經濟環境衰退時,喬布斯說:“我很樂意告訴你們會怎麼樣,沒有一個競爭對手能夠生產出iPhone這一級別的產品。當顧客手頭緊的時候,他們更可能會延遲購買而不是買其他公司的產品。”
蘋果沒有造廉價電腦的DNA
當被問到蘋果是否會推出更廉價的個人電腦時,喬布斯回答:“我認為我想做的是推出價值水平不斷提高的產品給顧客。”
“有一些顧客群並不是我們選擇的服務對象,我們不知道如何造出一台500美元又不是廢物的電腦,我們的DNA決定了我們生產不出來那樣的產品。但是我們能為我們選擇的顧客提供越來越多的價值,而且這樣的人也很多。”
“我們看到把精力聚焦在市場的一部分而不是四處撒網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成功。所以,我想,你可以期待我們用這一成功的戰略繼續為我們的產品增添更多的價值來服務於那些我們選擇的顧客。”
Apple TV仍然是業餘愛好
當被問到“數字起居室的機會與Apple TV的關係”時,喬布斯回答:“嗯,我想再一次說Apple TV現在仍然是我們的一個‘業餘愛好’,我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在‘數字起居室’上獲得成功,而且這樣的嘗試也開始減少和放緩。很多早期公司的嘗試現在都已凋零。”
“所以,我想說,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環境、風險資本等等情況,我仍然認為在2009年Apple TV還是一個‘業餘愛好’。”
還有問到平板電腦、觸屏電腦,以及蘋果是否會推出類似產品的的問題,喬布斯回答:“我想我們擁有最有創造力的員工,他們會探索很多的東西。但是我不能談論任何我們正在準備的公司的未來產品,很抱歉。”
iPhone nano ?
當被問到蘋果為何只用一款產品來供應巨大的智能手機市場、iPhone還有那些創新的機會,以及蘋果在這一市場可能擁有的其他機會時,喬布斯回答:“我所聽到的一切就是Babe Ruth只會打一種全壘打,但他保證每一次都能打中。”
“我想這是手機行業的老遊戲,他們製造出外形各不相同的手機。但現在軟件開始成為區分產品範疇的標準。我認為把數以百計的不同的軟件的變種介紹給開發者,對他們一點吸引力也沒有。手機行業的絕大多數競爭者在軟件平台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經驗。”
“所以,我們對自己的產品策略非常地有信心,我們像一家軟件平台公司一樣來做手機,這與我們與絕大多數競爭對手的區別。”
企業宜保持較高流動比率
2008/10/23
响熊市中,企業宜保持較高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亦有人叫Liquidity Ratio或叫Cash To Assets Ratio)。簡單D嚟講,流動資產應係流動負債一點五倍;任何公司流動比率低於一都要小心,各位如要喺淡市投資,宜選嗰D流動比率一點五或以上o既公司 先好投資,起碼知道佢地唔會破產。
响熊市中損失慘重者,都係嗰D忘記問自己假如自己睇錯市點算o既人。你會睇錯、我會睇錯、四叔會睇錯、森 池兄會睇錯及股聖畢非德亦同樣可以睇錯。睇錯市唔係千古罪人,自古至今邊個無錯?只要知錯能改,便善莫大焉。我老曹最大優點就係勇於認錯,例如投資方面一 旦回落15%,便問自己有冇睇錯?一旦跌20%,便好肯定係自己睇錯。除止蝕外別無他法。
267事件當然唔會只得佢一間。銀行賣product點會剩係賣畀佢一間?390都有事,拉丁美洲都有公司中招。情形好似响屋企發現一隻曱甴,你唔會認為只有一隻咁少一樣。
企業倒閉潮都開始咗,裁員又點少得?大陸有好多廠都執咗,只係近排香港傳媒報導多咗先以為係近排o既事。
今天的銀行股價!是五年之前必是收割的日子
五年之前必是收割的日子!!
1398.HK 工商銀行 3.540 -0.21 (-5.60%)
0939.HK 建設銀行 3.280 -0.26 (-7.34%)
3988.HK 中國銀行 2.280 -0.14 (-5.79%)
0857.HK 中國石油 5.920 -0.53 (-8.22%)
0390.HK 中國中鐵 4.090 -1.06 (-20.58%)
0728.HK 中國電信 2.650 -0.24 (-8.30%)
3328.HK 交通銀行 4.760 -0.47 (-8.99%)
機建股也大洗倉 (要開始留意!)
0390.HK 中國中鐵 4.090 -1.06 (-20.58%)
1800.HK 中交通建 5.780 -0.39 (-6.32%)
1186.HK 中國鐵建 8.100 -1.88 (-18.84%)
記得以前十年,一直中信泰富(16 -20) 股價.現今弄到這個田地!
0267.HK 中信泰富 4.910 -1.61 (-24.69%)
股災我不怕!相反是”機會”來臨!
from ecmoney
中國擴大內需需要關注哪些行業?
由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向縱深發展,已經影響實體經濟增長,未來我國出口前景不容樂觀。投資方面,由於房地產銷售持續下降、房價開始回調,房地產投 資增速已經開始顯示出下降的趨勢。有關機構預計,如果房地產投資下降20個百分點,則將導致我國GDP增速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 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我國未來的宏觀經濟政策將體現以財政政策為主導的擴張傾向,“若以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解凍部分央票等貨幣政策配合,財政政策將 發揮最佳效率”。 “我國國民經濟的結構正在改善,經濟增長正由依靠外需向內需拉動轉變。”
內需拉動轉變將會給那些行業帶來重大利好呢?
根據投資學原理,當經濟進入衰退期,基礎建設行業往往成了價值投投資的領域,如鐵路、公路和橋樑建設,這些是政府最直接利用財政政策來擴大內需有 的效途徑。社會必需品則成了規避風險的領域, 如農業、交通運輸、醫藥行業,商業百貨等。
依據以上分析以及當前的國際經濟運行情況和國內採取的經濟政策,我 們認為作為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物質集體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礎設施——鐵路運輸業,將蘊含價值投資機會。
根據中國鐵路客運的現狀分析,鐵路客運要實現增運增收,必鬚髮展穩定中長途客運市場,積極開發短途客運市場。在今後的幾年裡鐵道部門將會緊緊抓住 鐵路發展的黃金機遇期,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鐵路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深化內涵擴大再生產,2008年計劃完成基本建設投資3000億元,新線鋪軌 4415公里,複線鋪軌3405公里。全年鐵路發送旅客1418億人,發送貨物331億噸,運輸總收入3610億元。在上述指標連續5年來持續大幅度增長 的基礎上,2008年實現客運量同口徑增加1億人、貨運量增加2億噸、運輸收入增加302億元。面對中國13億人口的旅客運輸市場,為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發 展的需要,我們認為未來幾年鐵路運輸業將會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通過指南針topView數據顯示,以中國鐵建,中國中鐵為代表的鐵路運輸行業,中國鐵建自上市以來跌幅為12.27%,同期大盤跌幅為 54.23%,成交額為1351.3億、主力資金進出26.23億、券基淨買額為93.31億、法人淨買額為-125.05億;中國中鐵自2007年12 月5日上市以來跌幅為26.82%,同期大盤跌幅為59.97%,成交額為1950.04億,主力資金進出額為-154.08億、券基淨買額為 -31.47億,法人淨買額為-91.32億,基金淨買額為1.79億。自國家採取鬆動的貨幣政策“兩率下調”以來,中國鐵建為19.75%,成交額為 63.86億、主力資金進出6.05億、券基淨買額為11.38億、法人淨買額為-2.81億,基金淨買額為11.09億;中國中鐵漲幅為26.37%, 同期大盤為3.69%,成交額為75.54億、主力資金進出10.38億、券基淨買額為12.76億、法人淨買額為- 0.953136億、基金淨買額為11.17億。
根據以上分析及數據顯示,運輸行業價值投資顯現。
中鐵, 中鐵建澄清: 未投資外匯衍生品
中信泰富(0267.HK)出事後﹐市場對外匯二字已成驚弓之鳥。
中鐵建昨天受相關傳聞打擊﹐一度急挫近兩成﹐收報8.1港元﹐跌18.8%。
中鐵, 中鐵建澄清: 未投資外匯衍生品 (上海證券報)
受匯率波動影響,中國鐵建預計第三季度匯兌損失3.2億元,中國中鐵截至9月底損失19.39億元
中信泰富外匯衍生品交易巨虧的消息引發了市場對中資企業外匯風險的恐懼。
昨日市場傳言,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也遭受巨額匯兌損失,"數額在數億至數十億元,並可能造成公司三季報虧損",受此消息影響,兩家公司的A股昨日(2008/10/22)午後放量下跌,並以跌停報收,兩公司的H股分別跌20.58%和 18.84%。
今天,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三季度未進行過任何金融衍生品的投資,公司匯兌損失的數額也遠小於市場傳聞的規模。
中國鐵建公告: 經初步匡算,截至9月30日,公司約有外匯存款折合人民幣188.87億元,受近期外匯匯率大幅波動的影響,公司預計第三季度財務 費用總額約為2.74億元,其中匯兌損失3.2億元。
中國中鐵公告: 截至9月30日,公司H股募集資金餘額折合約人民幣172.38億元,其產生的匯兌損 失折合19.39億元,公司募集資金及其他外匯資金均未進行任何金融衍生產品投資。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出現較大的匯兌損失,主要是由於去年底以來兩公司先後發行H股,導致公司外匯資產大幅度增加。資料顯示,中國中鐵H股融資約213.74億港元,中國鐵建H股融資約193.12億港元。
由於人民幣對港幣持續升值,今年上半年,中國中鐵的匯兌損失達6.7億元,中國鐵建匯兌損失金額為4.561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與上述數字對比,中國鐵建三季度並未出現匯兌損失風險明顯放大的跡象。
中國中鐵基於公司澳大利亞項目資金需求和澳元對美元匯率走高 的因素,在上半年進行了15億美元左右的結構性存款,是造成其匯兌損失有所擴大的主要原因,但澄清公告顯示截至9月30日,其相應結構性存款均已到期,沒有餘額,因此風險因素已基本消除。
中國中鐵董秘於騰群表示,澳元一直以來屬於強勢貨幣,通過結構性存款,公司上半年實現了約3.65億元的利息收益,但金融風暴以來外匯波動劇烈, 導致公司匯兌損失有所加大。不過,這與中信泰富投資槓桿性的外匯衍生品虧損完全是兩回事。公司已專門成立了H股資金管理領導小組和金融專家組,由公司總裁親任組長,並廣泛聽取銀行、投行等各方建議,對H股資金管理做出及時的決策安排,以減少匯兌損失,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中國鐵建則表示,將加快募集資金的投資和使用,盡快將外匯存款轉換成人民幣,以減少由於人民幣升值而造成的匯兌損失。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
投資組合的操作策略
一,放棄估底轉為研究個股及股份的強弱關係,因指數見底與個股走向在這階段的意義漸小。
二,因應下跌趨勢,引用pair trade,揸強沽弱;超賣時建好倉,超買時建淡倉,拒絕追升殺跌。
三,現階段是好倉看長線,淡倉看短線。
四,選股的基本出發點是,估值要早已出現大幅調整,並以有高派息做後盾的股票為重點防守性選擇。
五,因應信貸緊縮、經濟衰退環境,回避高負債及需求敏感的企業,並轉投持有淨現金的企業。
基於以上五點,沽出組合中的中小型企業及高週期性股份;趁反彈2000點累積弱勢股的熊證(小試牛刀,未敢重注);並累積估值出現大幅調整、盈利穩定的高派息股。
由於經濟轉壞,基本生活消費(如領匯)、低價消費(如速食連鎖店)是重點防守性選擇,組合會繼續伺機累積;另一伺機累積的中資企業將是受惠石油、煤價下跌的石化、電力股,內房股則會按中央政策變化而考慮進行投機。
蘇偉文: 現金流的重要性
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市民和企業都會增加流動資產 的比例,加強現金流,以及減低負債比率。筆者早前逛街時,便發現某間在行內具領導地位的潮流服裝品牌連鎖 店,在10月中便進行罕有的大傾銷,減價並不是一般8折、9折起,而是一開始以6折、75折進行,由此推斷,該品牌應極度需要現金流入。該公司需要現金而 不要貨品的背後目的,可能是由於公司被銀行追收貸款,或是供應商不肯賒貨或縮短貨期,使該公司需要資金回籠應付情況。
由此可見,現金流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在商業運作方面,現金流管理不好的話會出現周轉不靈,儘管公司有龐大的固定資產作後盾,也可能經營困難,引致倒閉; 現在個人理財方面,現金流管理不善的話,儘管你原有可觀的資產,也可能會出現資金無法靈活調配,最後要宣告破產。因此,在這個艱難的時期,市民要確保自己有穩定的現金流,盡可能減少負債(即現金流出)。
筆者有朋友的家人,向該位朋友建議趁現時樓市回軟置業。該位朋友雖然有固定收入,亦相信在未來的 日子,樓價可回軟至可負擔的水平,不過,該位朋友在考慮現金流的因素後,便拒絕家人的提議,原因是希望在目前的情況下持有更多的現金。
首先,在現時經濟情況下,銀行對物業的估價趨保守,置業的朋友需要花掉大部分 儲蓄作為首期;
第二是該位朋友若置業後,物業市場繼續向下,而樓價比貸款額更低,該位朋友便可能被銀行追收差價,在僅餘的儲蓄?再撥出金錢填補「差價」, 否則銀行便有權收樓,變為銀主盤。基於現金流將會大幅降低,該位朋友預期置業後便沒有足夠現金抵禦逆境,若有家庭成員需要財政支援,該位朋友也無能為力, 所以他決定延遲置業這個財務目標。
誰是金融海嘯的大贏家?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昔日薪酬豐厚的金融從業員如今損失慘重,而一些本來以服務平民為主的快餐店和廉價超市卻逆市突圍。另外,不少富豪趁低吸納掃平貨,以及美國大行收購廉價資產,亦可說是金融海嘯的贏家。
麥當勞多賺一成
綜合媒體報導,股市大跌,高薪厚職變成朝不保夕,不少中高收入家庭身家大縮水,即使要外出用餐,都盡量避免到高級餐廳消費,光顧快餐店和中式外賣。在倫敦,大眾化餐館麥當勞、薄餅連鎖店Domino等都坐滿外出用餐的客人。 Domino在倫敦西南部分店的薄餅師傅說:“我從來沒試過這樣忙得不可開交。”
事實上,當不少高級餐廳或連鎖店都縮小經營的同時,Domino在上半年的盈利卻比去年大增近三成,高達830萬英鎊。麥當勞的收入亦上升了一成,公司更希望在英國多開十間分店,並增加四千個職位。
麥當勞集團計劃繼續擴充,集團發言人表示,他們正與各地多達五十個投資者磋商,希望為旗下特許經營店提供融資。在紐約以特許方式經營麥當勞32年的考夫曼,打算向摩根大通等銀行借一百萬美元,在店內增設McCafe。
平價超巿客戶與日俱增
除了快餐店外,一些廉價超市,例如來自德國Aldi和Lidl兩家連鎖超市、英國本土的Costcutter等都是減少消費下的贏家之一。
Aldi的平均售價比大型連鎖超市如Tesco等便宜1/4,令該店每日從大型超市手上搶走約100萬英鎊的生意,部分馬莎百貨的老主顧在經濟不景下,都選擇到Aldi消費。 Aldi預計今年的營業額高達15億英鎊,比去年上升近兩成,並準備在未來五年投資十億英鎊開設新分店。
不少行業都同樣受惠於金融海嘯。油價高企令單車銷量大增,著名單車品牌Halfords本年度的稅前收入上升了11%。銀行收緊信貸,當舖成為人們“融資”的好去處,典當商H&T在上半年的盈利亦大增四成至460萬英鎊。
由於斷供不絕,不少房子被銀行收回後都交到拍賣行拍賣。著名拍賣行Andrew Robertson今年拍賣過的物業就多達215個,比去年多23個。不過,著名珠寶商卡地亞第二季的收入仍然上升了16%,顯示部分奢侈品仍受富豪青睞。
英國百貨公司Selfridges日前還以全球聞名的“信貸危機”(Credit Crunch)為噱頭,推出一款名為“Credit Crunch”的果仁朱古力。這種150克包裝的朱古力售價為3.99英鎊。
二手服裝再成新寵
美國一些專門買賣或供人寄賣二手服裝的店鋪也迎來罕見的春天。不少中產人士轉買二手名牌服飾。
在寄賣店Decadestwo內,各種由名人寄賣的簇新二手名牌服飾都以接近半價出售,例如一條原價3500美元的Chanel下半年款式長裙,現在只需1450美元就可成交,原價3700美元的LV新款Mahina手袋現售2200美元。經濟不景令更多人考慮出售或購買二手服裝,該店在第二季的盈利便上升了45%。
在美國,經營互惠二手商店的慈善團體,如救世軍和古德維爾工業公司等,雖然捐款數字因經濟差而稍為下跌,但商店都錄得較好的銷售成績,救世軍在聖莫尼卡的互惠商店收入就有高達12%的增長。
華爾街贏家:美銀、摩根大通、高盛
正當雷曼、美林和華互等大行相繼出事,美國銀行、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卻趁低吸納,收購廉價資產,大大擴充業務。
美國銀行早前以換股方式收購美林,將全美首屈一指的投資銀行業務納入手中,加上近年積極擴充物業市場等業務,美銀已儼然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業機構。美銀股價在第三季的股價表現良好,對比上季升近五成,可說是第一大贏家。
摩根大通在年初收購貝爾斯登,成功地將貝爾斯登的“好資產”納入錢袋,將“壞資產”交給華府,顯然是華府救市行動的首位受益者。上月底,摩根大通更只花了19億美元,就將華盛頓互惠銀行多達1883億美元的存款據為己有,令其成為龐大儲蓄銀行。
獲得華府批准成功轉型為商業銀行的高盛,除了能隨時獲得聯儲局資助外,更能像摩根大通一樣四處尋找低價資產。而富國銀行亦正式就收購美聯銀行一事,與花旗銀行展開爭奪戰。從這些大行身上看到的,金融海嘯成為趁低吸納擴充業務的好時機。
另外,有“股神”之稱的著名投資者巴菲特早前也斥巨資入股華爾街的高盛。俄羅斯富商普羅霍羅夫更購入俄羅斯投資銀行Renaissance Capital的一半股份,並收購一間較小型的銀行。據報,坐擁195億美元財富的他打算建立財經綜合集團,斥資5億美元。
日元風險低成贏家
不少投資者為減低風險,都投資到日元去,造就日元成為資金避難所,在金融海嘯中成為“贏家”。
不少對沖基金和日本小投資者都有進行利差交易,以往交易員利用日本的極低息,於其它地方另覓更高回報的資產,但現在不少透過借貸而購入的海外資產到處出售,資金都流回日本等地。
日本瑞穗集團高級市場經濟師福井正樹(譯音)表示,投資者慾減低風險,認為日元比較安全。他說短期內美元會因信貸緊縮而維持強勢,但最終日元會繼續升值,他估計日元明年會升至1美元兌90日元的高位。
牛市和熊市的市場特徵 - 「杜氏理論」
有關牛市和熊市的市場特徵,美國股票分析祖師杜瓊斯早就作出全盤的分析研究,值得每一位投資者一讓再讀,大家可從「杜氏理論」中互相印證與香港熊市異同之處。
牛市第一期
杜瓊斯根據美股多年的經臉,總結出牛市和熊市不同的市場特徵;我們可以根據這些市場特徵,判別市場處於哪一個階段。
牛市(「多頭市場」)是指持續多年的大升市,一般來說牛市共可分作三期。其中牛市第一期初段和熊市第三期末段互相混合在一起,或者我們可以說牛市第一期初段相等於熊市第三期末段。
牛市第一期通常是在市場最悲觀的情形下出現,當時投資者對市場已經完全心灰意冷,他們不計成本拋出所有的股票,準備離開市場。
其實這才是真正的入貨良機!因此,那些有遠見的投資者,雖然看見整體經濟仍然處於不景氣的階段,利淡的經濟消息接踵而來,但已感覺到市場正處於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情況即將會有改變。於是他們開始有耐性地限價買入,市場的交投漸漸出現改變的徵兆,成交當時雖然還十分低沉,但在回升時已見有微量的增加。
經過一段時間的低徊,大部分股票從弱者流向強者手上之後熊市便真正宣告死亡,另一次漫長的升市亦屆開步了。
牛市第一期經過強者有耐心的吸入後,大市開始穩步上升,每一次回落時的低點都較上次為高,於是引來新的投資者入市,形成大市上升成交增加的現象。這時候上市公司利好的消息開始出現,公司業績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入市的興趣。
牛市第二期
不過,熊市的教訓記憶猶新,投資者當股價升抵某水平時便裹足不前;但市場的發展仍然是樂觀的,大市基調十分良好。這情形便令到市場形成既非上升,也非下跌的爭持局面。於是股價(或大市)在高水平反覆上落。這段時間可能維持數個月至超過一年不等,主要視乎上次熊市所造成的損害程度深淺而論。
杜氏理論把上述整個過程歸納為第二期,但一般投資者為容易區分市場特徵,把牛市初期的上升劃分為第一期,而爭持徘徊之局則作為第二期。
牛市第三期
經過一段時間的徘徊爭持之後,牛市第三期出現了。這一期市場有很明顯的特徵讓我們辨別到。首先是股市的成交量不斷增加。這反映出愈來愈多投資者進入市場,大市每一次回落調整不是令投資者離市,而是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跟進。市場的投資情緒高漲,投資者充滿一片樂觀氣氛,股市的交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報章不斷報導有關股市的情形,而且還是頭號新聞。親戚朋友談話之間總離不開股市這個話題,而且市場消息滿天飛,每一個人都有「可靠的內幕貼士」,互相推薦買入的股票。這就是我們經常說連擦鞋仔都講股票的現象了。
此外,公司的利好傳聞不斷出現,例如盈利倍增、收購、合併等等。上市公司亦不斷乘時大舉集資,或送股、拆細以討好小股東。
在這階段的末期,市場投機氣氛極濃,因此垃圾股、冷門股不斷大幅標升,長期沒派息、財政有問題的公司股票照升如儀,反而愈來愈多業績優良的實力股隻,投資者拒絕買入。
當這情形去到某一個極點時,市場便會出現崩潰了。
熊市第一期
熊市又稱作「空頭市場」,是指持續經年的大跌市。同樣地熊市也是分作三期,而熊市第一期初段亦即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
熊市第一期出現在市場投資氣氛最高漲的情形下,當時市場絕對樂觀,投資者對後市完全沒有戒心,相信大市將會繼續大幅再升。而且市場也盡是利好消息,公司的業績盈利到達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業更加在這段期間加速膨脹,收睛合併消息頻傳,總是牛市第三期末段的一切市場特徵完全浮現出來。
正當所有投資者瘋狂沉迷於股市的上升之際,先知先覺的醒目資金已開,始撤離市場;所以,當時市場的交投雖然仍十分熾熱,但已有逐漸下降的傾向。
因此,熊市的第一期可說是「出貨期」,當大市再創向新高,而成交卻沒法同步創出新紀錄之時,大跌便屆隨時出現。
熊市第二期
由於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已悄然離市,市場在樂觀之餘,開始隱隱感到有點不妥,這時侯市場出現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情,都會觸發「恐慌性拋售」。
因為市場累積太多的好倉,當想要買進的人退縮不前,而愈來愈多的投資者急於沽售,股價(或大市)跌勢便告轉急。股價的急跌導緻部分持好倉的因未有足夠按金而被迫斬倉,進一步使跌勢惡化。於是股價愈跌愈急,愈急愈跌,形成一發不可收拾之勢。
經過一輪瘋狂性的恐慌性拋售(這段期間市場的成交量仍然十分龐大)之後,投資者覺得跌勢似乎有點過分,目前上市公司以及經濟環境和股市此較,未免是過於悲觀,於是大市出現一次較大幅的回升局面。這一段中期性反彈將可能持續數星期至數個月之久,而回升的幅度一般是整次跌市總跌幅的三分一至二分一之間。
杜氏理論把上述整個過程歸為熊市第二期,不過我們為了清楚識別市場,所以把「恐慌性拋售」劃分為第一期,而中期性反彈則視作第二期。
熊市第三期
經過一段時間的中期性反彈之後,經濟方面和上市公司的前景出現了惡化,不利消息接踵而來,進一步摧毀投資信心。
這時侯,整個市場瀰漫著悲觀的氣氛(但不是恐慌的情緒),公司業績倒退、財政困難、停牌清盤等消息接二連三地出現,整個經濟陷入極度不景氣中。
於是那些缺乏信心的投資者沽出,早幾個月前認為股價抵買的,現在也加入沽售的行列。在熊市第三期中,大市(或股價)隻是持續下跌,但跌勢並沒有加劇,而且下跌的股票大多集中在業續一向長好的藍籌股和實力股身上;那些二、三線低質股份,可能在熊市第一期與第二期時已經跌夠,因此再跌幅度滅少,甚至不再下跌,跌勢全都集中在優質股。這些股票是投資者最後失去信心的。
其實這時期也就是牛市的第一期初段,有遠見的投資者已開始有耐性地作選擇性吸納,市場這時礫正處於黎明前最思唁的時刻,很快地黎明便出現了。
巴菲特瞓身美股
股神解釋,作出是次決定,除了反映他一貫信奉的「在別人貪婪時應恐懼,在眾人惶恐時應貪婪」的投資座右銘外,美國經濟百多年來每次遇上危難都能逢凶化吉,捲土重來再闖高,亦是他決定身入市的最大依據。
對有實力巨企 毋須擔憂
CNBC的評論指出,雖然眾所周知,畢菲特仍然看好美國經濟的長線前景,但他從不喜歡就股票市場說三道四,是次他一反常態,大聲疾呼叫大家買貨,並會身體力行,揚言會動用所有個人資金入市,反映他確實認為當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畢菲特在《紐約時報》撰文說,現時金融市場雖然一片混亂,而就業市道和企業活動短期內亦可能會轉弱,人心虛怯,但就是因為他一直繼續奉行「在別人貪婪時應恐懼,在眾人惶恐時應貪婪」的原則,故他近期仍不斷買入美股。
畢菲特承認,部份高負債及低競爭力的企業,的確值得憂慮,但若人們連美國許多實力雄厚企業的長遠前景亦感擔憂,實在不合理。他相信,面對這次金融海嘯,企業盈利可能暫時倒退,但相信一如過往,大多數大企業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的盈利,仍然可望再創新高。
畢菲特今年投資美股行動
A)4月28日
股神與朱古力生產商Mars聯手收購香口膠生產商箭牌(Wrigley),涉230億美元
B)8月16日
巴郡購324萬股德州電力公司NRGEnergy;同時增持雪櫃生產商Ingersoll-Rand股權
C)9月18日
巴郡旗下MidAmerican能源公司以47億美元購入美國大型能源企業ConstellationEnergy
D)9月24日
巴郡斥50億美元投資高盛永久優先股,並在未來5年獲得50億美元普通股認股證
E)10月1日
巴郡斥30億美元購入通用電氣(GE)優先股,享10厘高息外,亦可購入30億美元普通股認股權證
壞消息乃投資者最佳朋友
儘管畢菲特認為美股短期走勢難以猜測,但他表示將來投資情緒或經濟好轉前,美股可能已大升,正如「人們等知更鳥報春時,春天已經結束了」。他以歷史作為佐證,指美國經濟經歷每次風暴後,捲土重來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1930年代正值經濟大蕭條,美股道指卻早於1932年7月8日已見底,其後經濟持續惡化至美國總統羅斯福於1933年3月時上任,但當時美股已從谷底上升了30%。
此外,畢菲特又提及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在歐洲及太平洋失利,而美股在1942年4月見底後回升,但盟軍在很久之後始扭轉劣勢。他續稱,在80年代買入美股的最佳時機,正是滯脹肆虐時,因此他強調:「壞消息是投資者的最佳朋友,因這時是執平貨的良機。」
股票將跑贏 持現金不智
股神指美國上世紀經歷不少危機,如兩次大戰、大蕭條、石油危機和數次金融危機等,但道指仍由66點漲至11497點,故長遠計股市通常表現理想。雖然美股上世紀勁升,但部份投資者買入股票後,受壞消息困擾而以低價沽貨,故蝕本收場。
他批評,現時市況波動,不少人寧願現金也不願持股,此舉實屬不智。他指出,美國的救市措施可能刺激通脹,意味現金會失去購買力,因此在未來10年,股市表現幾乎肯定會跑贏現金,甚至會大幅跑贏。畢菲特強調,若美股持續低迷,其私人財產(不包括其投資旗艦巴郡)會全面投入美股的懷抱。
簡卓峰:港股上周射擊之星尋底
2008/10/20
道指由11867點(8月11日)急跌至7882點為(3)浪,共下跌3985點,出現(4)浪反彈,如反彈0.5,阻力9875點,上周二曾高見 9794點,接近0.5阻力,便馬上掉頭勁跌,周四大反彈,預料該水平成為道指強大阻力,仍有(5)浪下跌,以中期(1)、(2)、(3)、(4)及 (5)浪運行,才完成整個熊三C浪跌市。
道指現處波動的(4)浪,估計仍有「終極一跌」的(5)浪下跌,如(5)浪跌幅等於(1)浪的2309點,目標7485點或以下。
港 股上周反覆下跌,恒指周五以全日最低14554點收市,下跌676點,整周以「射擊之星」下跌252點。恒指暫時三次到底不破,即14398點(10月 10日)、14578點(10月16日)及14554點(上周五),如下破14398點,則出現四次到底而破的劣勢,下試11000至12800點。恒指 「頭肩頂」的量度跌幅可見9700點,即恒指熊三C浪底部在9700-11000-12800點,一旦見底,牛皮反覆一下,便展開強勁的 (III)-III浪特大超級牛市,「升到你唔信」;港股月來暫時累積大跌5.5%,一如估計「跌到你唔信」。
「太極原理」,「黑」的盡頭將是「白」的開始。
以波浪理論分析,恒指處(5)-2浪波動中,17141點(上周二)已完成2浪反彈,3浪有機會下破14000點,即(5)浪出現延伸浪,因恒指、港鐵(066)、太古A(019)、和黃(013)、恒地(012)等仍未完成「頭肩頂」量度及時間的跌幅。
2008年10月18日星期六
宋鴻兵:謹防美國向中國轉嫁經濟危機
潛伏於次級債危機之下 的究竟還有多少風險,美國金融風險升級究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本報記者採訪了宏源證券結構融資部總經理宋鴻兵。宋曾擔任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 融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級諮詢顧問,也是《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早在2005年,他曾預言中國將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
美國的真正意圖
《中國經營報》:美國政府近期頻頻對機構施以援手,託管兩房,資助AIG,但也任由雷曼兄弟破產。透過這些不同的救助方式,其背後真正的意圖是什麼?
宋 鴻兵:你一定要站在美國政府的立場上考慮這個問題,怎麼決策才是政府利益的最大化是美國政府優先考慮的問題。 “兩房”有5.4萬億美元的債務,這麼龐大的債務,政府有兩個選擇:一是完全國有化,全部由政府扛著;二是讓外國政府承擔最大的損失,自己承擔最小的損 失。如果我是美國政府,一定會選第二個方案——讓外國人買單,尤其是中國。
怎麼做到這一點呢?首先不能讓兩房立刻倒閉,注入資金,維 持它的正常運轉。美國整個的抵押按揭市場都要靠“兩房”來提供流動性,它占美國抵押按揭市場的80%。 “兩房”每個季度需要2000億美元滾動資金,現在政府的資金僅夠它維持第三季度。錢用完了以後,這一問題還會出現,滾動資金是不斷需要的。
實 際上,美國政府必須要解決一個問題:錢從哪兒來?但美國全國儲蓄是負的1%,資本市場、經濟運轉全部要靠外部的資金撐著。如果外資不能持續不斷地流入美國 市場的話,美國經濟一定會出問題。前一段時期,美國政府主導美元升值,目的也是希望把全球的錢吸引過來,用這些錢來為“兩房”的債務買單。如果做不到這一 點,“兩房”還是會影響美國經濟。
《中國經營報》:美國次級債危機目前發展到哪個階段,最壞的時刻是否已經過去?
宋鴻兵:從今年6月到明年年中,次級債危機已經進入第二個階段,是信用違約危機,不僅是次級債按揭抵押貸款出問題,而是整個按揭貸款全部出問題。
在第二階段,老百姓還不起錢,開始出現大量欠款。 8月份,在美國5100萬有房的家庭,有400萬家庭出現延遲30天不付貸款的情況,信用違約率大概為9%。達到美國有史以來全國違約率最高的一次,而且波及面非常廣。
與此同時,美國房市還在加速下跌。如果在目前的價位上再跌15%,那麼美國負資產家庭將會再翻一番。我預計,未來房市的跌幅有可能達到這個數量級。那麼,到明年下半年,違約率會進一步上升。
第二階段的問題比第一階段還要嚴重。第一階段政府還能救,央行可以給銀行間與金融機構間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暫時緩解危機。到了第二階段,信用違約危機是央行貨幣政策無法解決的。
《中國經營報》:隱藏在次級債危機背後的哪些潛在危險還未爆發?
宋鴻兵:比12.5萬億美元按揭抵押貸款市場更大的是資產抵押貸款市場,它包括信用卡、房貸、車貸以及其他。目前,美國信用卡違約率月增速也是呈兩位數的增長,企業債的違約率也在日益增高,這是比較危險的。
按此慣性來看,不僅是按揭抵押市場、資產抵押貸款市場,還有企業債市場的違約率有可能都會在明年迅速攀升,這個過程是難以避免的,除非美國經濟出現好轉,美元出現真正的反彈。美國經濟衰退或許會延遲,但這是以其他國家爆發大規模經濟危機為代價的。
中美兩國的微妙時刻
《中國經營報》:美國政府能夠成功向其他國家轉嫁經濟危機嗎?
宋 鴻兵:這是一個動態博弈過程,看誰能最後挺得住,這需要一些政治智慧,成功失敗皆有可能。歷史地看,不希望資本迅速撤離的國家,可以使用一些強硬的行政措 施,比如在最危險的情況下,關閉銀行市場、金融市場、股票市場,切斷與國際市場的聯繫,停止外匯兌換,美國也這樣幹過。政府可以採取這種極端的手段,用行 政的手段卡死危機。如果不能吸引其他國家的熱錢回流美國本土,美國經濟必然會出現危機,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經濟滯脹。
《中國經營報》:如果美國成功轉嫁金融危機,你認為哪個國家的危險係數更大?
宋鴻兵: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會產生被資金抽走的效應。誰升值,熱錢往哪兒湧。人民幣升值,大量熱錢就往中國湧,美元升值,熱錢就往美國湧。
這一次,危機發生在中國有很大可能,這是一個不太吉利的判斷。因為目前,中國基本上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就談不上防範。如果現在防範,還不算太晚。
目 前,整個世界經濟非常非常危險,因此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中國,雙方都出現一個非常微妙的轉折點,稍有失誤就會出大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及時應對, 進行及時的政策調整,很可能在最後的關頭錯失了最好的時機。以前我們還把主要目標鎖定在防止通脹,事實上,金融危機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大了。
我認為,有一點中國政府必須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誤聽一些言論,讓國內價格與國際市場接軌。這是錯誤的。舉個例子,不能上調糧食價格,寧可用財政去補貼。否則,糧價一旦上調,其他物價將全面上漲,政府將付出比財政補貼高得多的代價。
為什麼會有這種擔心?因為定價權不在你手裡,而與你博弈的人就是莊家,他操縱著整個市場,操縱著價格的漲跌。前一階段黃金價格的暴跌,實際就是美國的幾大投行,從做多開始反手做空,聯手操縱的結果,因此,價格絕不能跟著莊家走。
新濠重申明年City Of Dream如期開幕
新濠重申明年如期開幕
【本報消息】金融海嘯下,融資難、市場差,已預期大型項目會拖慢進度。近日有消息指新濠天地將延遲一季至○九年第三季才開幕,新濠博亞昨晚迅即澄清,重申新濠天地仍如期○九年上半年開幕,且第一、二期融資已完成。
外電引述美林博彩分析員日前在給客戶的信中表示,擁有1,400酒店房和500張賭檯的新濠天地,很可能在七月一日開幕,原訂開幕日期為四月。消息並指,皇冠在八月的半年業績報告中曾表示,新濠天地將在明年上半年開幕,但已作延遲考慮。因不想重蹈皇冠去年五月開幕時,所有賭房均未運作的情況。該公司期望靠新濠天地取回四月至今已流失的一成市佔率,重回其作為澳門第三大賭場的位置。
對於外界的揣測,新濠博亞昨晚十時許發出新聞稿稱,新濠天地仍將按計劃於二○○九年上半年開幕。為按時間表如期完成,相關建築工程將繼續以最快速度進行至二○○八年底。新濠天地第一期及第二期項目之預算經費亦將維持不變。
新濠天地第一期及第二期項目已完成所需融資。新濠博亞娛樂月前成功動用其17.5億美元優先貸款額內約6.63億美元之貸款,現時擁有超過11億美元手頭現金。新濠博亞娛樂尚有5.7億美元可用貸款額,在滿足若干先決條件下,可動用該款項以完成新濠天地首兩期項目之未來融資需要。
簡卓峰: 道指反彈勁,恒指跌勢急
道指反彈勁 恒指跌勢急 (2008/10/18)
經周三大跌後,周四美股大反彈,道指全日收報8979點,回升401點,本周三,道指曾大跌733點或7.88%。
技 術上,道指近日由18867點(8月11日)(mark2et:應為11867點)急跌至7882點為(3)浪,共跌3985點,出現(4)浪反彈,如反 彈0.5,阻力9875點,本周二曾高見9794點,接近反彈阻力便馬上掉頭勁跌,周四反彈,預料該水平成為道指強大阻力,預料仍有(5)浪下跌,以中期 (1)、(2)、(3)、(4)及(5)浪運行,才完成整個熊三C浪跌市。
港股昨天急跌,恒指以全日最低14554點收市,下跌676點,全日成交593億元,不妙。本周四道指強力反彈400點,但昨天恒指勁跌,因此,筆者本周四以2.37元買入的美聯集團(1200),昨天市以2.67元回吐,微利15萬元,最高曾見2.8元。
恒指暫時三次到底不破,即14398點(10月10日)及14587點(10月16日)及昨天的14554點,出現爭持,如下破14398點,將出現四次到底而破的劣勢,屆時將下試11000至12800點。
港股未有任何入市訊號,宜繼續現金掛帥,港股須出現「絕望期」才完成熊三C浪大跌市,而目前,仍未「絕望」,很多人仍博反彈。
以浪波理論分析,恒指處(5)-2浪波動中而17141點(本周三)已完成2浪反彈,而3浪有機會下破14000點,再見新低,因滙控(005)大三角形破底部,105.2元,下跌3.3元。
滙 控去年10月最高153.5元,周線圖以「陀螺」及「射擊之星」見頂,A浪熊一以(1)、(2)、(3)、(4)及(5)浪跌104元;熊二B浪以 abcxabc反彈,本周三角形破底,進入C(3)浪下跌,量度跌幅88至85元。筆者昨天以0.158元持有滙控荷銀沽輪9513共九百萬股;另持有 10月14000點認沽期權。
期指昨天先升後跌,最高見15330點,上升354點(周四低水255點),出現回吐,全日收報14470點,下跌506點,如下破14239點支持位,再創新低。
上海A股升21點,收報2028點,續熊市尋底。國指下跌335點,收報7007點,下試5800點或以下。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股價好似便宜, 系未值得入市?
2008/10/16
好多人近日誇口自己一早預計次按危機出現,而忘記太早睇淡係死罪。2006年年初已睇淡,便錯過去年大牛市帶嚟嘅風光;最叻嘅人喺去年10月先睇淡!同樣理由,太早睇好亦係死罪。我老曹曾喺1974年7月開始睇好,但恒生指數喺1974年12月先見底,太早睇好代價係冇咗當年我老曹80%本金。
因此恒指見底回升由得佢,直到第二個底高出第一個底為止(所謂Bottom Up);恒指見頂亦由得佢,直到第二個頂無法高出第一個頂為止(便叫Top Down)。唔好忘記旺市莫估頂及淡市莫估底嘅格言。
投資唔好靠預測
第一個底由拋空者平倉造成(例如2002年10月美股),日後唔再低過呢個底才確認牛市出現(例如2003年4月);反之,未來日子如創新低,便代表熊市繼續,反彈只係另一隻熊腳。到底上周五係底定係熊腳?等股市自己話畀大家知。如你一味想摸底,咁又點持盈保泰?我老曹冇水晶球,所以亦唔知幾時見底;只知一浪低於一浪要出貨(Top Down),一浪高於一浪才入貨(Bottom Up)。
預測唔係可靠嘅投資工具(如你預測,遲早出錯),只有嚴守紀律,唔摸頂及唔估底;只有當頭起時入貨,當頭跌時出貨,先係致勝方法。
但系, 個浪系點睇? 睇大浪ge一浪高於一浪? 一個大浪有多個小浪,當中可能出現突然低過上一浪.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What the MacBook means to Apple?
Steve Jobs likes to talk about Apple’s business model as a stool that rests on three legs: the Mac, the iPod and the iPhone. But the iPhone leg is still pretty short, thanks in part to deferred revenues. And while the iPod’s sales are still growing, its share of the company’s business has been shrinking lately.
Which is why the announcement of new MacBooks scheduled for Tuesday at 1 p.m. ET (10 a.m. PT) is so important. Apple’s notebook computers have been its main source of revenue for some time now, and if Apple plays its cards right, they are likely to remain so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o get a feel for how important the MacBook is to Apple, consider the charts at right. They show the various contributions to Apple’s total revenue in 2006 ($19.3 billion) and 2008 (estimated $32.7 billion based on the Street consensus).
As you can see, the iPod represented the single largest share of Apple’s revenue stream as recently as 2006. But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its slice of the pie has shrunk from 42% to 29%, while the Mac’s slice (both desktops and notebooks) has grown from 40% to 47%.
The iPhone was not a factor in 2006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Apple’s bottom line is likely to remain relatively small in 2008.
Now consider how the MacBooks stack up against the Apple’s desktop machines — the iMac and the Mac Pro.
The charts at right show the relatively contributions of desktop and notebook machines to total Macintosh sales. As you can see, the notebook slice has grown from 55% to 61%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ll told, the MacBook share of Apple’s total revenue has grown from 22% (55% of 40%) in 2006 to nearly 29% in 2008.
In terms of future growth, the MacBooks are particularly well positioned.
The iPod, with a market share somewhere north of 80%, has all but saturated its market; Apple’s best bet is to convince iPod owners that they should trade up to the iPhone.
The Macintosh’s domestic market share, by contrast, is still only 8.4%, according to Gartner, despite recent gains. Its worldwide market share is even smaller: about 3.4%. The upside potential is huge.
And the best thing about Apple’s market share is that it’s mostly in the high end, where the profit margins are sweetest. Consider the following chart, issued Monday in a report to clients by Sanford Bernstein’s Toni Sacconaghi:
Apple may have only 8.4% of the domestic computer market, but it sells nearly one of three high-end notebook machines. What would happen if, as widely rumored, Apple comes out Tuesday with a MacBook that sells for less than $900? Or, as some reports have it, less than $800?
Only good things, according to Sacconaghi: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offering a notebook priced at $900 would expand Apple’s addressable notebook market by nearly 50% in revenue terms (and 67% in unit terms), while an $800 offering would increase Apple’s addressable revenue market by 69%.” [see chart]
Price cuts as steep as these, of course, would trim Apple’s operating margins. But Apple warned three months ago that there would be reductions in those margins, and Sacconaghi, for one, believes they have already been factored into Apple current share price.
熊二另一隻腳定系到左熊末?
曹仁超(14/10/2008)
上周係最惡劣嘅一周,昨天投資者貪念又再戰勝咗恐懼,令恒生指數一天之內上升1515.29,收16312.16,成交725.8億元。估計係拋空者平倉,形成熊市二期內另一隻腳。以P/E計,恒指平均P/E一旦跌至八至十二倍便是熊市三期(最低P/E係1974年12月六倍)。上周P/E最低見八點八倍,點解我老曹仍認為係熊市二期而唔係三期?理由係擔心銀行股非利息收入利潤(佔總利潤30%或以上)喺未來三年將大減,因銀行推銷金融產品時嘅困難大幅上升,令未來三年銀行純利如唔係倒退就係停滯不前。地產方面,物業重估利潤大幅倒退或唔存在,呢方面佔地產股40%以上純利,擔心今後三年亦唔存在。把上述因素計算,今天P/E八點八倍相等於過去恒指P/E十二倍。
曾淵滄(14/10/2008)
昨日,港股、亞洲股市終於大幅反彈,反彈幅度高過上星期五的跌幅。
不論從甚麼角度來看,現在已是熊市末期,問題只是何時見底?是上星期五見底,還是仍有更壞的消息?
在現階段仍是不容易做這樣的判斷,過去一段日子,不少人天天博反彈,一次兩次都錯了,最後是彈盡糧絕,在熊市中虧大錢的人不是在最高位接貨者,而是賣了之後再一次兩次三次地入市博反彈、一次兩次三次地溝淡。
要記住,熊市永遠是比牛市短,人在驚慌失措時,很快地就會把股票賣掉,所以股市在下跌時,往往可以跌得很快。
但是,當形勢好轉之後,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相信,因此,牛市就像拉牛上山一樣,一波三折地慢慢上,中間過程有大量的機會讓你入市,你不一定需要有如神仙一樣捕捉到最低那一點。
當然,持有蟹貨的人也沒有必要趁目前的回升賣掉,賣了買不回來的機會很大。當然,我也明白,在牛市時許多人都說自己要學股神畢菲特一樣,做個長期投資者,但是,在熊市時,有多少人能有畢菲特的能力,從容地看自己手上的股票股價天天在下跌?
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
特區政府在必要時會傾盡所有「彈藥」
面對金融海嘯可能席捲香港,當局昨日先向市民派下「定心丸」。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昨日表示,本港有充足的外匯儲備,達到一千四百億美元,在全球金融海嘯下,特區政府在必要時會傾盡所有「彈藥」,穩定金融市場。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表示,現時難以評估香港受全球金融海嘯影響的程度,他呼籲市民團結一致,面對挑戰。
梁鳳儀昨日在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強調,本港外匯儲備超過一千億美元,足以穩定港元匯率,必要時可用盡彈藥,應付金融危機,穩定金融市場。她又指,本港曾抵禦 九七年的金融風暴,加上公司的負債比率不高,相信本港有足夠的韌力面對金融海嘯,而特區政府亦有足夠能力,應付本港可能出現的任何危機,呼籲市民要對金融 市場有信心,又形容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她說,美國出現次按風暴時,已為本港銀行進行壓力測試,由於銀行目前的借貸相對謹慎,中小企的借貸息口難免會比較高,但在全球金融海嘯下,本港銀行體系仍然相當健全。
政 務司司長唐英年昨亦表示,相信全球金融海嘯會為香港帶來負面衝擊,因香港是開放而小型的經濟,至於衡擊程度及後果有多嚴峻,現時難以評估,「因為我們看到 全球金融海嘯,現在仍然在席捲亞洲。」他說過去幾年香港有不錯的基礎,既有一萬四千億港元儲備,同時亦加強金融機構監管,但市民仍要團結一致,以面對挑 戰。
金管局數字顯示,直至今年九月底,本港外匯儲備達到一萬四千億港元,於全球排行第九。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其後補充,本港金融制度暫時未有發生問題,外匯基金在現階段未有需要動用。
中 大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表示,政府的財政儲備如若用於穩定港元的匯價絕對足夠有餘,但憂慮政府一但動用大量的財政儲備穩定港元匯價,會使香港的房地產及股 票市場出現嚴重波動,影響市民生活。不過,若政府動用千幾億美元,入股銀行或金融機構穩定市場,則是遠遠不足夠的,主因是政府無法透過發債及印製港元,增 加政府資本。
蘇又認為,現時香港金融界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銀行之間欠缺互信,令銀行之間未能互相拆借資金。他建議,金管局可以擔任中央評核角色,評核及公布各銀行之間的財務狀況,增加各銀行財政狀況的透明度,扭轉銀行之間欠缺互信的局面。
對於當局表示會傾盡「彈藥」穩住金融市場,立法會會計界議員陳茂波則認為,當局是為了穩住民心,需要時讓金融體系的流動周轉資金增加。但他認為,本港銀行的不良貸款比例不高,相信當局注資至銀行的機會很低。
另外,有華資證券界負責人表示,在今年初,證監會已加強查核帳目,而且查帳要由外聘會計師負責,除了公司財政,客戶借貸亦在審查範圍,另外又以專業守則規管經紀行營運,限制資金有盈餘的經紀行採用進取策略,他笑言,若然證監用同一標準要求外資大行,雷曼或者不會出事。
他又說,由於華資經紀現在很少用客戶的股票資產借錢,所以就算最近拆息扯高,信貸收緊,對大部分經紀影響都很微。
iPhone進入中國的鋪路石是會否是中國電信?
iPhone在和中移動談判談判談判再談判,這個事情,已經說煩了。是的是的,我們也很早就听說了中國聯通也想和蘋果談引入iPhone的事情,但是,我還是不敢想像——我會為了iPhone換一個手機號嗎?而且還沒有Wi-Fi?
第一,中國政府正在考慮計劃即將實施在移動運營商之間實行“帶號轉網”(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簡單地說,就是你可以保留你的移動手機號,轉投中國聯通,或者中國電信的移動網。加註一句:有可能只允許移動用戶帶號轉非移動網,但可能不讓非移動用戶帶號轉移動網。
第二,剛剛宣布完成接收中聯通CDMA網的中國電信,即將推出的一項新服務,叫做“C+W”,即CDMA手機上將內置Wi-Fi。
第三,還是中國電信,正在規劃固話和移動雙網寬帶共享,我用的這個名字可能不太準確,但未來的情形可能會是:你家裡使用了中電信的寬帶包月,你的中電信手機的上網費也就全包了。
毫無疑問,如果可以帶號轉網,中聯通引入iPhone的可能性大增,而且我們購買聯通版iPhone的可能性也大增。想想吧,我不用換手機號,就可以使用行貨正版iPhone——當然,前提是我得使用聯通的網絡。
同時,如果中電信開始鼓勵在手機里內置Wi-Fi,這會不會極大增加中電信的吸引力?為此,中聯通會不會也跟此風向?一直在Wi-Fi上不鬆口的中移動,會不會也迫於壓力,開始允許手機中內置Wi-Fi?
關於中國手機沒有Wi-Fi,很多朋友都以為這是中國政府的政策規定。我對此進行了很多解釋,這次一併寫帖了:中國政府沒有禁止任何Wi-Fi產品和使用 Wi-Fi技術的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君不見滿大街都在賣行貨無線路由器?每一台正品筆記本電腦不都是內置Wi-Fi的?中國手機被強行閹割掉Wi- Fi,這個棒子要打到中移動的頭上。當然,中聯通不藉此突破,那是他們自己傻(或者也有別的不能一洗了之的難言之隱?歡迎朋友們發信給我們說說)。
另外,張亮也就此提到,一個在固話寬帶上擁有優勢的運營商(比如收購了網通的聯通),甚至可以考慮“網通固話、ADSL寬帶和小靈通用戶,夠買iPhone可獲得補貼”的活動。這豈不也大大有利於他們日益萎縮的固話業務?
一台內置Wi-Fi、無需我更換手機號碼的正品iPhone,是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澳日:如何界定住宅單位面積?
如何界定住宅單位面積?
澳門政府要求發展商在興建私人住宅樓宇時,其單位間隔的可使用面積須符合最基本的規定。所以,澳門私人樓宇的住宅單位可使用面積都有最基本的保障。至於單位的建築面積和實用面積亦有所界定。
可 使用面積基本規定澳門《都市建築總章程》對私人住宅單位(不包括社會房屋及經濟房屋)的可使用面積規定,對於T2單位(即兩房一廳),廳的可使用面積最少 要有十二平方米、房則不少於九平方米,廚房不少於四平方米,露台和洗手間則沒規定。至於T3單位(即三房一廳),廳的可使用面積不少於十二平方米,廚房為 六平方米;並規定其中一間房的最少可使用面積為十二平方米,其餘兩間房必須在九平方米或以上。
為了確保單位的採光度,通風程度以及適當的居住空間,政府還規定房間最窄不能少於兩米,廚房則不能少於一點六米;而長與寬之間的比例不能超過兩倍。
實用面積與責任掛鈎
至於要知道一個單位的實用面積究竟有多少,最簡單和直接的方法就是到物業登記局,要求工作人員開出有關查屋紙即可知道,因每個物業單位的實用面積都註明在相關的查屋紙上。
所 謂一個物業單位的實用面積,是指其外牆內所包含的面積,包括外牆的厚度、露台及圍欄之面積;當牆壁用作與相鄰單位或公用地方的分隔牆時,則取其厚度的一 半。由於實用面積描述某物業單位的所有權和佔用狀況,因此,它同時反映了與該物業單位有關的權利和責任,即物業單位業權人在該單位的實用面積範圍內所擁有 的權利及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建築面積含公共面積
而要知道所居住的單位之建築面積,首先要知道一幢樓宇的公共 面積究竟有多少。所謂一幢樓宇的公共面積,是指相關樓宇的各個物業單位所共同擁有的部分的面積。包括:大堂、走廊、樓梯、電梯、平台、天台,及一切不專屬 於某一個物業單位的部分之面積總數。至於物業單位的建築面積是指其實用面積加上相關樓宇的已獲行政當局核准的、在獨立單位說明書上註明該物業單位所分攤的 公共面積百分比的總面積數。
例如一幢大廈的公共面積為20,000呎,而所居住的單位的實用面積為1,000呎,而所要分攤的公共 面積百分比為2%,即所居住的物業單位獲攤分的公共面積為:20,000×2%=400(呎)。所以,這個單位的建築面積=實用面積(1,000呎)+公 共面積(400呎)=1,400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