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8
樓價前景有據可依?(二)
上周本欄以本澳例子指出短期的人口波動如何影響樓價,本周則繼續探討自然人口增長如何影響樓價。以下文章是取材於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的專欄,自然人口增長如何影響樓價的重點:
香港人口增長來源有二,一是自然出生率,二是移民。以今時本港出生率1%計,在未來三十年,本港約增加多250萬人,五人一個家庭計要多50萬個單位。同期亦有人死亡,香港將步入老年人社會。有估計,到二○三○年,每四個人中便有一個是長者。長者有幾長命,難料。但估計“等死”的人,按1:4計,是可以有200萬人至230萬人。此即生死如相若,則三十年後的港人口,可能跟今時多不了多少。當然,以上是純估之數,出生人口如多了,又或死少了人,都會使港人口增加較多,反之則減少。
促使香港人口增加的另一變數是到港移民。這可以是投資移民,亦可以是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又或是配偶。以前政府估計有168萬人。有人謂政府此數是作大。就且以這個大數來計,又以五口一家,共需34萬個單位才可容下這批人。近年在內地置業的港人不少,他們今時以內地樓作度假用途,但他日這批人退休會不會沽出本港樓,改在內地長居?這應是個趨勢。原因是這些老人家,在賣出港樓後,得回一筆錢,便是他們的退休金。
三十年後回顧,二○一○年可能是香港地產(或樓房需求)的一個轉捩點。一九五○年出生的人,到二○一○年便屆六十歲。他們此時會買樓還是沽樓?準業主要有這考慮,因為本港約有210萬個家庭,香港約有230萬個單位,理論上是每個家庭可以分到一個單位。之所以分不到,一是有些家庭擁有多過一個單位,有些是空置,才導致非戶戶有樓。那些有多過一個單位的富戶,今時會不會有大置物業的意慾?相信沒有了,因為退休便沒有收入,要食老本。對一般退休者,銀行亦不願借貸予之去買樓。結果應是六十歲後的人,沽樓多過買樓。
一九七○年時買樓,三十年後,一定有足夠人去接樓;但二○一○年買樓,三十年後,會不會有足夠的需求去接你層樓?一九七○至二○一○年,香港的人口增長,會多於二○一○至二○四○年的人口增長,這是今時置業者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澳門又如何?情況相似,不過時間周期往五年後,一九八○年買樓,三十年後,一定有足夠人去接樓,為甚麼?下周續。
李振聲
IOS delegate你必須知道的事情
12 年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