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6日星期六

前無絕路 換位思考

春 耕

澳門人過去嚮往在銀行工作,薪資優、假期多,職位穩如“鐵飯碗”。一場金融海嘯,最“穩陣”的工種成了裁員潮的發源地。遠的不說,匯豐、花旗先後在香港和全球“炒人”,內地的中國銀行亦掀起一輪人力資源改革,三個核心在於取消行政級別、鐵飯碗和任命制,跳脫了行業固有就業軌道,競爭上崗被摃上去了。

競爭其實早已存在,只是如今不景氣,淘汰更激烈。金融海嘯下,企業生存面對挑戰,要尋求最有效率的管理去節省開支成本,招聘的人員必須最具生產力,可讓企業以最低成本去創造更高效益。內地中銀人資改革,正是要抛棄“鐵飯碗”,改以考核、競爭機制為門檻,給最有能力的人爭取上崗的機會。如今中國的銀行,不但要面對國內競爭,還要面對全球競爭,人資架構過份擁腫,將影響企業對市場變化和經濟周期的反應,成本過高也是包袱。

如果說,金融海嘯有甚麼正面的訊息帶給社會,或許就是讓更多人重新面對巿場競爭,尤其近年人資需求趨緊的澳門社會,過去幾年習慣了“工搵人”,不少人漸漸失去競爭職位的意識,如今可以趁機重新審視自我價值。然而,亦有人擔心,這種競爭最終會被企業濫用,成為企業瘦身的藉口。鐵飯碗打破了,換上了一隻“紙飯碗”。

危機之下,企業、僱員都面臨挑戰,雖然搭上同一隻船,但對立的角色一時之間還扭轉不過來,關鍵在於換位思考。如果企業執意打破“鐵飯碗”,僱員抗拒換上“紙飯碗”,矛盾就會很尖銳。

如學者所言,企業要減開支、保利潤,可以開拓新利潤增長點,並非一定要炒人。香港亞洲電視日前任命張永霖及王維基為執行主席及行政總裁,新官上任首先點出亞視弱台多年的癥結,不因員工不因其他,而因只以無線為假想敵。企業每走一步考慮的都是抗衡對手,無形中也局限了自己的制作及創意。解決之道是放眼神州,了解珠三角客戶的口味,投其所好。

逆景之下,轉道而行是開拓新增長點的路徑,澳門的中小企要在逆境下求存,首先要突破中小企的框架及信念。本地市場無空間,背望神州轉向珠三角尋商機又如何?珠三角有酒店數千,多屬新興品牌,澳門中小企要找生意,打着澳門品牌就有號召力。事實上,經濟不景,無論就業或營商生存之路都很狹窄,很需要反傳統的發展之路及思維。非常時期,非常手段;非常時期,何嘗不是有非一般的機會?

春 耕

沒有留言: